知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雍正王朝第四集解读田文镜杀人诛心,冷
TUhjnbcbe - 2023/4/21 13:37:00
陕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26/4317332.html
咨询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pf/bdfyy/

这一集四阿哥没少受闷气:被太子拉着趟浑水,被十阿哥指桑骂槐,被李绂顶撞,被三阿哥甩脸子,以及众债主拖延攀比暗中抱团。

父子俩谈到了富国问题——康熙南征北战,打造了一片安稳局面,但却民不殷国不富,“官绅”寄生阶层却肥得流油,这为“摊丁入亩”布下伏线。

紧接着康熙话术四阿哥,诉起苦来:儿子一堆,没一个站出给爹顶雷,这是实情上一集太子和八阿哥等人或躲或避都不接活。

四阿哥血涌上来:四四给老豆分忧!

养心殿胤禛交差

康熙帝开心了——都交给你办!这里提到了一个词:孤臣(不是称孤道寡的“孤”,而是横向上不勾三搭四的“孤”,这种风格在江湖上称之为“侠”)。

吏治清明的“病根儿”在于“结*”,官员之间或为袍泽或为裙带,自然会公私不分,所以在康熙眼里“孤臣”难得,对于明君英主来说这是朝廷的栋梁。

对此,再为十三阿哥表功时,进一步突出了“孤臣”的重点——康熙希望四阿哥成为一心为公,做个没有派系的“孤臣”。

这里要说下十三阿哥为啥没受封,剧中交代了三个康熙用心:一、不希望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结*,步各种“联谊会”的后尘;二、十三阿哥外公有反心(非真实历史);三、顾虑十三阿哥热血心肠,以圈禁方式来保护这个儿子。

从历史上来看,十三阿哥能力卓越是肯定的——雍正时期,他办了许多大事都十分漂亮,最后积劳成疾病死,不排除有千分之一的可能——“自我证明”,让老爹在天之灵为儿子才干而安慰。

另外从帝王心术来说,驾驭臣下的根本手段是“分而治之”,所谓英雄树种两棵,才能激发热情,提高成绩。如果都躺平,或者勾连成群,别说康熙帝,叫来秦始皇、刘邦、李世民都没用。

在清朝早期的制度上也有相应的约束——比如皇子和王公之间私下的走动是不允许的,这就是为啥八阿哥找佟国维问策,需要“深夜小轿,不准随行”的原因。

身为储君,眼界小了,别的不说,四阿哥追账,再怎么说也是为了太子的未来利益,不能帮把手,反而带头添乱,仅公私不分一点上,就巧妙地体现出太子的昏庸。

按上一集邬先生对欠款人的分类,罗列下欠款人员:

第一类,不得已而借。年俸不高的底层官员,碍于面子借款消费。

◆“佟佳穷子”隆科多属于这一类的,俸禄微薄,厚着脸找六叔佟国维,被冷冷地用两银子打发了,最后穷途末路把御赐金刀都当了。

这些细节折射出隆科多两个线索:第一,他也是个孤臣,这个孤臣是被动的孤臣,是人微言轻而不受待见的孤臣;第二,和混不吝的马国成比,隆科多看清了局面,知道这是康熙帝的最高指示,所以认真还债。只是隆科多不知道的是——他这个没有门路的孤臣,正被康熙暗中考察着。

◆“文化事业”三阿哥:从历史角度来说,三阿哥的欠款是有情可原的,《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一部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一部是我国科技史上的名著,只是没搞明白为什么康熙不专门公办。三阿哥的还款是康熙暗中操作,意在带头表率。

◆从道理上来说,魏东亭也是属于这一类,因为康熙巡幸江南多次住到他的府邸,从而导致了他的财*问题(史料上也有根据,康熙住曹寅家时,朝廷是没出钱的,全靠地方商绅和官员的“孝敬”)。白发苍苍的老头儿东奔西走,找康熙吃闭门羹,找九阿哥不借钱,找十三哥财力有限,不惜被当枪使,引发“太子联谊会”的欠款瓜。

第二类不安分而借。讲排场摆阔气的大官,“土豪金”思想,挥霍无度。

◆“大兴土木”十阿哥是这类中的代表,二百万盖戏楼子,还梗着脖子来段“程咬金逻辑”:爹的钱给儿子花不用还。这哥们豪横得“理直气壮”,逻辑上堵嘴四阿哥,妙不可言,略略略。

◆“金陵副将”马国成:大阿哥联谊会成员,脑回路浅被同僚一捧,辫子往脖子上一绕,雄赳赳很有舞台范儿。他这个草莽风格,若不是冷面王及时赶到,田文镜还真是不好盘。这人虽然与隆科多一起被传,但隆科多是赋闲,马国成是在任,他官袍上的“补服”是狮子,二品官员,所以隆科多还真比不上马国成的资格。另外礼部的姚典应当也是大阿哥门下。

◆“太子联谊会会员”*体仁、肖国兴、司马尚:司马尚是刑部尚书,*体仁是刑部侍郎,肖国兴是刑部主事,这几个人借了50万两银子,去处有点语焉不详,大概也有太子消费的,其中*体仁最受太子青睐,是个善于出馊主意的狗头*师,最后终于把会长坑掉了太子衔。

坑会长联盟

第三类贪得无厌唯利是图。

◆桑佩、邓元芳、图伦升等一票贪官,混、等、靠、拖,欠债不还花招频出,真真胆大如斗,无所畏惧,切切符合邬思道所言的“朝廷的官员只要能捞到好处,拆了金銮殿都敢干”。其中桑佩借国库十万两银子去放高利贷,跨界做大耳窿,真是官吏中的“泥石流”;邓元芳、图伦升把国库的银子去做漕运生意,“官商勾结”本来就很恶劣,进化到“官商一体”的地步,也真没谁了,无怪康熙痛心疾首。

还有一类邬先生没想到的大奇葩——一两欠银的腐败。

◆“老官混子”陈文盛,借一两银子,作态惺惺,婊子牌坊都想要,着实可恶。逋一登场,倚老卖老声势逼人,依仗的是自己的老资格和一两欠银无负担。可惜他碰上了田文镜,犀利地杀人诛心大快人心。即使后来康熙对此有批评,但康熙没有想过根源性问题,正是他对腐朽官吏的暧昧,形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这里还要思考一个“对等和从严”的问题:麦当娜·西科尼曾经对一个老人吐了口水,法官裁定她赔偿万。理由是,按照麦当娜的财力,如果她赔偿几千元,她出了法院还会吐人口水。

故而,陈文盛虽然一两银子不多,但其歪风邪气却是恶劣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般的恶劣,此风气一开,清官反而成了不合时宜。田文镜揭露、谴责陈文盛的动机、思想、用心,是有道理的。

◆“稳坐钓鱼台”八阿哥:从事件开端上来说,户部欠款八阿哥是有责任的,钱是他借出去的,好人。追债嘛,得罪人的事,有请四阿哥。同时呢,他让揆叙和阿灵阿给大阿哥传递消息、暗中挑拨,妥妥的阴谋家。前边说过阿灵阿是十阿哥的舅舅、四阿哥的姨夫,而揆叙则是康熙前重臣纳兰明珠的二儿子,两个人都是“八阿哥联谊会”的骨干。

八阿哥联谊会

◆“太子对头”大阿哥:旗下马国成被当枪使,到了他这里,明知道被八阿哥利用,依然上套,这是因为他脑回路直——认为太子被废就是他的机会——“废嫡立长”。

◆追比:在康熙追债的圣旨中提到“追比”一词,意思是限令吏役办事,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就打板子以示警惩。

◆粘杆处:“坑会长三成员”在给太子出馊主意时,蝉鸣跌宕不止,最后太子出门怒骂粘杆处的太监。其中提到了“粘杆处”、“一夏天”两个关键词。

粘杆处是尚虞备用处的别称,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存在了,是专门陪皇帝娱乐的部门,夏天蝉鸣恼人就拿着长竿,上头裹沾蜂蜜等黏稠物捉知了而得名。

传奇故事中的“血滴子”原型就是粘杆处,康熙帝为何耳聪目明?作者二月河虽然没有明确出来,但《落霞三部曲》中都隐隐约约指出了粘杆处的间谍性质,《孙子兵法》说,明君贤将之所以先知、全胜都在于此。

粘杆处在太子东宫活动了一夏天,是监视太子联谊会的规模和骨干,之所以这样干,或者是常规操作,或者是康熙废除太子的酝酿期,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康熙对朝廷上上下下的“山头”、“团伙”、“联谊会”摸得门清儿——无论什么太子圈、八爷圈、佟半朝,康熙帝都是看破不说破,随时随地准备着。

延伸一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用间谍的高手高高手,史载:“奴,善用奸细”,“奴酋狡黯异常”,“间细广布”。

1
查看完整版本: 雍正王朝第四集解读田文镜杀人诛心,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