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儿歌朗朗上口、好学易记,将其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相结合,具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文章指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将儿歌教学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将拼音识字与儿歌创编相结合,将儿歌教学与语文阅读学习相结合,将课外生活与儿歌教学相结合,通过儿歌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儿歌作为一种专门为儿童创作的诗歌形式,不仅内容简洁明了,而且节奏欢快、形式活泼、美感十足,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儿歌的类型分为很多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用的儿歌与幼儿教育中的儿歌在内容上有所不同,幼儿儿歌更加注重故事性,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歌与课本内容的关系更加密切,表现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相应的教学儿歌,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还能帮助教师分解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学习效率更高。为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儿歌教学恰当结合起来。
一、巧妙结合,快乐学习——将儿歌教学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将儿歌教学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并非简单地在课堂上增加儿歌学习环节,而是包括儿歌选择、儿歌讲解、内容拓展,甚至儿歌创编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儿歌教学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利用课本自带的儿歌,通过分析讲解进行内容拓展,另一种则是结合课堂学习内容,选择课外儿歌予以补充。第一种形式常常体现在拼音学习过程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字母歌,即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旋律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汉语拼音。即便学生在学习中忘记了其中一两个拼音的读法,也能够利用儿歌的旋律迅速回想起来。
而结合课文内容选择课外儿歌进行学习的例子也有很多。
例如,在学习完《四季》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将《四季童谣》这首儿歌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学习。
春天到春天到田野青青少年跑
春天到春天到山坡青青花朵笑
杨柳青青小鸟跳呀河水清清船儿漂
春天到春天到春天到春天到春天的宝宝又长高
夏天到夏天到天上打雷下冰雹
夏天到夏天到大槐树上知了叫
爸爸的啤酒冒白泡呀奶奶的扇子摇呀摇
夏天到夏天到夏天到夏天到夏天的宝宝睡不好
秋天到秋天到蓝天白云风景好
秋天到秋天到坐在河边把鱼钓
大雁排队向南飞呀放个风筝跟着跑……
通过这一儿歌,学生会对四季的标志性事物有更多的了解。总而言之,教师可以通过儿歌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课文,深化其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