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荐读纸上戏剧木又寸再现一棵银杏树的冒
TUhjnbcbe - 2022/11/22 19:58:00
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74680.html

一棵树如何把握命运,获得自由?

根据获得国内外专业认证的儿童剧独角戏剧本改编而成的“纸上戏剧”《木又寸》,纪录片式展现一颗银杏树的“迁徙”生活。

一棵森林里的银杏树,因为美丽而被移植到了城市。告别山鹰和树伙伴,一路上她认识了柳树大姐、杨树兄弟、小猫一家和知了,认识了火车、街道、餐厅和公园,经历了拍电影、拆迁、停电……在人的世界里经历着树的全新命运。

为什么要叫“木、又、寸”呢?因为她在故事里不断地经历着分离:与家乡分离、与伙伴分离、与朋友分离、与自己分离。随着她的每一次迁徙,在种种分离、相识和重逢中,我们会了解一棵树的生命感受。之后,或许我们会发现,似乎熟悉的身边世界跟曾经的认识有所不同。

《木又寸》冯俐/文傅舫/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年2月出版

从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里看出忧伤来,着实是少有的体验,但是《木又寸》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木又寸,无疑,这是一棵分离的树。

因为分离,变得忧伤。因为分离,变得四海为家;因为分离,变得意味深长。

这是一棵春天的树,用主人公的语言就是“九十岁对于我们这样的树来说,等于刚刚成年,大概,就像你们人类的十几岁。”她娇憨又无邪地望着这个单纯的世界,唱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样人类的诗句,让你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树叶沙沙的声音……她忐忑地看着不远处的另一棵树,为这棵树被刻上两颗大大的桃心而难过,她为这棵树可能被腰斩而奋不顾身,为离别时候的眼泪而一次次的回忆……这是一棵春天的树,她伸出她全部的根须,每一根枝干和每一片叶子,试图去感知这个世界巨大的善意和温暖,她是那样的用力,那样的努力。

这是一棵忧伤的树,她被火车运出了大山,告别山鹰、告别野兔刺猬、狐狸,告别以往的生活、告别无忧无虑的记忆,开始面对外面的世界。春风每一次吹过,以为是故乡的消息,面临的却是每一次离别。美丽的柳树大姐有曼妙的身材,有婀娜的枝条,也有满天飞舞的“柳絮因风起”,人们将她嫁接了,因为不喜欢她春天乱糟糟的柳絮,因为不开花不播种的杨树、柳树才是人们需要的。于是,曾经活泼迷人的柳树大姐变得垂头丧气,最后被烤焦了,柳树大姐说:“树……要是有腿……该多好。”

没有脚,不能走路的树,却给人最深的漂泊感。这是多么奇异。

其实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一棵树。

我们都是那样一棵树,生长在故乡的土里,一路颠沛流离,不断被命运打散,被一双看不见的手送到你该去的地方。不断告别,告别少年时光,告别青春记忆,告别渐长的白发……一次次在被人需要的条条框框和世界的各种规则里被打败,被支离破碎。

这是一棵孤独的树,被剥夺了全部自尊的卑微的孤独,忽然之间停电了,一切都安静了。静静倾听这个世界,那种熟悉的感觉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让她忍不住掉泪,她甚至惬意的坐在秋千上,轻轻吟唱……夜的静,山里一样的黑暗,曾经熟悉的感觉就这样猝不及防的与自己久别重逢,哪怕只是极短暂的……也是那样令人回味和不舍。甚至还有那只短命的知了,过去被痛恨的,现在被怀念的,没有了它的叫声夏天会多么寂寞的知了。

一只短命的知了,来过,什么也没有留下,只能在回忆里倾听知了的叫声。

我们每一个人,奔波劳碌,活得都焦心卷叶的时候,都会在心里默默怀念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清凉,南方的雨、北方的雪、故乡的云,家乡的虫鸣蛙叫、记忆里如霜的月光……

这是一棵幸运的树,光阴荏苒,在无常的世事里,她居然见到了她的老朋友。这样的重逢、在泥土下面郑重的回握,让她感觉得到活着的意义、朋友的意义,无言的诉说和回握令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而且她还幸运地被留到下一个春天,曾经树下纳凉的小婴儿长大了,开始懂得他们、开始有人心疼他们。

这是一个诗意和有价值的结局,我们终于在旷日持久的冷漠中,被感染、被打动、被点拨……找寻到了很多我们有意无意间忽略的。

《木又寸》是写给这个世界的一封温情的书简,每一片落叶都是作者写给这个世界的书简,问候我们所有现在的和曾经的儿童们。

绘本选登

来源丨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贾小飞

编辑丨沁园

声明:“青岛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荐读纸上戏剧木又寸再现一棵银杏树的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