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找到一个治愈空间,好难。上周特意做了48小时核酸,逛了西岸艺博会。今年,18个国家、45个城市的余家画廊、设计品牌及艺术机构参展,限时4天。来到现场,场馆内比想象中热闹。AB馆一圈逛下来,花费5个多小时,寻到许多不错的艺术品,是在莞尔一笑间治愈我自己的那种。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敬畏自然,充满好奇心,在轻松趣味的视觉表象背后,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动的能量和满满的治愈力。我把他们写进了这篇文章里,感恩这些艺术家,让我可以驻足作品前,摆脱一切急躁或者须臾的突发变化,思考一下,哪怕很短暂,哪怕我没有花钱买下来……
知了知了
李怒,
马刺画廊
▲点开听听看吧~
刚走进B馆,就隐约听到了蝉鸣,错觉吗?不是,这是艺术家李怒年的新作《知了知了》。他在公共空间的树木上设置了系统性声音装置,当观众无意识地走到指定位置时,就会触动声音装置启动,发出蝉鸣声。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初夏四月,我出差去艺术区,也听到了似曾相识的巨大的蝉鸣音,浅浅地隐藏在人来人往的路面上,很少有人发觉。后来得知,这是李怒的艺术创作,一个不经意间会被忽略掉的作品。其实这件作品名称的英文翻译是:VoiceCoverethallVoice.它源自《圣经》“Hatredstirrethupstrifes:Butlovecoverethallsins.(恨能挑起战争,爱能遮掩一切过错.)”……乘树荫,听蝉叫,一种常态又非自然化的感官体验背后,“大爱”的能量正在暗暗涌动。
一片天.一汪洋.远山.马群.春天.
乌戈·罗迪纳,
赛迪HQ画廊
▲深蓝色这匹代表加勒比海,淡蓝色的代表东海
在伦敦赛迪HQ画廊的展位,我驻足了很久。这个空间的前半部分是瑞士艺术家乌戈·罗迪纳的作品——两尊蓝色玻璃马雕塑和一组描绘日月周期节奏的“马提塔客”系列绘画作品。
它们都是艺术家的新作,今年四月的春天,在伦敦展首站,当时展览的主题是《一片天.一汪洋.远山.马群.春天.》,光听这名字就被治愈了,也能明显感觉到艺术家因为疫情和lockdown,对自然迫切的向往。艺术家一共创作了15尊蓝色玻璃马,马身通过不同色调的蓝,从中间水平一分为二,犹如地平线,每一只分别代表一片海洋,这次来到西岸的两尊,一个是东海,一个是加勒比海。
▲作品名是《siebterjulizweitausendundeinundzwanzig》
这组记录着日升月落的抽象绘画,是艺术家每天透过工作室窗户外的景色有感而作,也有关于时间、轮回等众多哲学问题的诗性思考。当我站在画作前时,感受到的是一丝平静。
好奇的云—我的葡萄园
mischer’traxler设计工作室
美丽时光香槟“我即自然”主题特别展览
▲置身“云朵”联想葡萄园的景致
在B馆入口处,奥地利设计工作室mischer’traxler同样将自然视为灵感源泉,这个名为《好奇的云—我的葡萄园》互动艺术装置是由多盏吹制玻璃灯泡构成,展现了葡萄园中常见的21种昆虫和8种植物。远远望去,这些玻璃灯泡“云朵”里的昆虫模型寂然不动;一旦有人靠近,它们就会加速拍动翅膀飞行,上演如同葡萄园中热闹的自然景象。
▲靠近后“云朵”里的蝴蝶翩翩起舞
在mischer’traxler眼中,所有物种都为维持生态平衡贡献了不同的价值——有些昆虫为其他物种提供养分,有些昆虫是授粉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植物则帮助防止土壤侵蚀,或是负责吸引昆虫。他们觉得发现这一切还是挺有意义的。
这些栩栩如生的自然元素还呈现在艺术家的水彩画中,印制于壁纸之上,布满整个空间,氛围感十足,宛若置身于葡萄园,拥抱自然。植物与昆虫模型还根据不同类别分置于两个展示柜里,娓娓道来其自身在自然之中所扮演的角色。
▲昆虫模型
在展区里还提了有趣的数字互动体验,观众可以从自然及其生物多样性之中汲取灵感,运用智能手机创作自己的肖像。
▲花丛中的“自己”
其实这已经不是mischer’traxler与美丽时光香槟第一次合作了,早在年,他们就创作了一系列有意思的互动作品,比如这件Ephemerā(蜉蝣,最古老的有翅昆虫)。远远望去,一张橡木桌上的金属植物开始生长,不断涌出桌面。但当人们靠近时,这些美丽的“植物”就会迅速收回,变回原来的样子。
▲Ephemerā蜉蝣,年作品
这些作品受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法国的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该流派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花草鱼虫,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与直线。在与托马斯和卡特琳娜的对谈中,他们也表示说:“我们对动植物、人类情感和好奇心做了很多研究,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人类与自然之间微弱却至关重要的对话。”而且不仅仅是艺术家,作为代表了与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EmileGallé结缘已久的美丽时光香槟,也试图不断透过现代视角焕新演绎新艺术运动传统,诚邀更多香槟爱好者踏上美丽时光的“自然新艺境”。
▲爱花草昆虫的艺术家couple
除此之外,现场还展出了mischer’traxler设计工作室打造的限量款美丽时光巴黎艺术年份香槟礼盒及对杯礼盒、美丽时光巴黎艺术年份桃红香槟礼盒以及美丽时光巴黎艺术经典白中白香槟对杯礼盒。艺术家对美丽时光香槟诞生之处的风土及其生物多样性了然于心,以妙意巧思为之增添丰富的色彩。两款酒盒都以精致水彩画装饰,淋漓展现香槟区葡萄园中的不同物种,值得收藏。
▲想要收藏限量款美丽时光香槟礼盒,扫描下方小程序码即可
自然爱隐匿自身
加百列·里科,
贝浩登画廊
▲荒诞的背后是什么?
自然爱隐匿自身,是去年艺术家加百列·里科在巴黎举办的个展名。“这是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话。当我们试图在自然界中寻找定量的意义时,它指的是一个不断让我们震惊的事实:自然是为自己而存在的,而不是为我们的需要而存在的。”
这次贝浩登画廊带来的是墨西哥艺术家加百列·里科个人展。里科从小养成拾遗失物得与收集的习惯,长大后他将各种材料加以组合,利用人类对于收集的共同“爱好”和对物体产生情感联系的“本能”,引导观众通过对物和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故事。地板上散落着司空见怪的物体,牛排、树叶,*金、钻石,骨头,但每一件都蕴含象征意义:牛排代表人体,树叶指自然,*金和钻石如同人类为事物赋予的价值,骨头诉说着人类的脆弱……他的作品在视觉上往往十分幽默荒诞,但背后是探索这些看似无关的物品之间的关系,以及思考着生活中固有的二元性和矛盾性。
▲看不懂,没关系
我继续与南瓜一起生活
草间弥生,
大田秀则画廊
▲你不觉得南瓜看起来很温暖幽默吗?
大田秀则画廊还是在A馆一进门的“老地方”,作为草间弥生老师亚洲唯一的“母画廊”,当然少不了“波点女王”的作品。这件名为《我继续与南瓜一起生活》的浮雕南瓜,是年的新作,这次作为“重量级”展品亮相于展厅的显眼位置。草间弥生认为南瓜的形状温暖且幽默,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安定感。她对安定,平和的渴望也源自于她的成长背景。据了解,浮雕南瓜每只售价万人民币,*色已出售,红色、蓝色也已被藏家预定。
双重蘑菇窗
卡斯滕·霍勒,
常青画廊
▲蘑菇代表了神秘
如草间弥生喜欢摆弄“南瓜”,比利时艺术家卡斯滕·霍勒从农业科学转行做起艺术家后,坚持不懈地和各种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造型迥异、色彩斑斓的蘑菇打交道。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红色蘑菇品种,叫“*蝇伞”。
这次常青画廊带来的是《双重蘑菇窗(二十四褶)》,玻璃柜里一行8只共3排,整齐地排列着24只红蘑菇,近距离观察下,每只蘑菇标本都是一个蒙太奇——一半呈现了多种类别的野生蘑菇,另一半则是以*性和神经性作用闻名的*蝇伞。对艺术家来说,蘑菇象征着感官之旅,不仅具有的“魔法”效果,更是其藏于地底的复杂构造激起了这位艺术家研究员的好奇心,他的作品和草间弥生一样,充满了颠覆的风趣。
▲许多艺术家的创作冲动来源于对自然的好奇心
可口可乐女孩-20
亚历克斯·卡茨,
泰勒画廊
亚历克斯·卡茨的“可口可乐女孩系列”是大红背景下身穿白色连体泳衣的金发女郎们,很容易让人想到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这种利用大面积的平涂色块结合流行文化元素的艺术风格,总能让画作前的观众心情舒畅。瞧瞧女孩们微妙的身材变化,好像艺术家在暗示我:“还是少喝点可乐吧”~
贫\孤
井上有一
思文阁
▲贫≠穷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读过《井上有一,书法是万人的艺术》,会对这位书法“痴人”的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很欣喜,在思文阁展区看到了井上有一三副作品,其中《贫》最让我心动,井上有一的作品大多就一个字,但可以站在作品前看很久。他一生书写了64幅《贫》,曾在一次演讲中他解释“贫”时说:“记得老子有依据话,叫‘知足者富’,我认为懂得这四个字,绝不会起战祸。”
……
这些莞尔一笑的瞬间,治愈吾心。明年再见。
▲虽然最后我没有买艺术品,
但我入手了美丽时光巴黎艺术经典白中白香槟对杯礼盒,
同样有治愈力(敬请欣赏视频)
治愈
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记得点亮这颗小星星
一个你写错“型物志”的“志”会不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