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因雨水致今年知了迟迟未登场专家气温波动才
TUhjnbcbe - 2022/8/12 21:02:00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厦门常见的黑蚱蝉。


  厦门网讯(文/厦门晚报记者戴懿图/程薏熹)入夏以来,风声雨声频繁,唯独少了点夏日特有的一种声音——“知了”。近日,有细心的市民提出疑惑:往年这个时候窗外已是一片蝉鸣,为啥今年迟迟没有动静,难道是因为雨水多?据相关专家解释,蝉大都雨后“出土”,对它们影响大的其实是气温。

 蝉出土前需要储备能量受气温影响推迟“登场”


  据记者从厦门气候变化监测中心获悉,今年5月的平均气温为21.5℃,较常年(23.4℃)低1.9℃,属显著偏低;月内平均气温介于14.4℃-27.1℃之间,波动起伏大。而5月降水量为.6毫米,较常年(.0毫米)偏多62.3%,属显著偏多,岛外四个区平均降水天数达到了20天。


  对于市民的疑问,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王国栋解释,蝉推迟“登场”受温度影响更为明显。“如果气温高,特别是雨后,蝉最容易‘出土’。”他说,因为下雨后土质松软,蝉容易爬出来。相反,如果干旱,土质很硬,对蝉“出土”较为不利。


  蝉虽然住在地下,但是也能感知外界的温度。蝉在地下是若虫,它们爬出地面唯一的任务就是繁殖后代,因此需要在地下进行一定的能量储备才能发育,而能量储备和气温有关。同一品种的蝉,在南方住在地下的时间为两三年,在北方可能就得三四年。

爱“唱歌”的是雄蝉发出鸣叫吸引雌蝉交配


  市绿化中心高级工程师佘震加说,厦门最常见的蝉叫黑蚱蝉,一般有成人大拇指大小。在山地公园附近还能看到蟪蛄,灰色,个头较小,大约无名指那么宽。此外,在岛外还有草蝉、斑蝉等。


  不同品种的蝉个头、花纹都不同,叫声也不一样。黑蚱蝉整个白天都在鸣叫,叫声持续较长,蟪蛄大都傍晚时鸣叫,声音较为短促。雌蝉不会鸣叫,爱唱歌的是雄蝉,它们的腹部有一个发声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响亮的声音,吸引雌蝉前来交配。当夜晚气温低于24℃时,蝉一般不鸣叫,随着光度下降活动能力也会随之降低,所以晚上不容易听到蝉鸣。但是有些地方,特别是靠山的区域,晚上灯光多的时候也能听到蝉鸣。

虽属害虫但危害程度不高可物理降噪不宜化学防治


  佘震加说,因为蝉吸食树的汁液,从作物的角度来说属于害虫,但事实上它的危害程度并不高,目前厦门没有因为蝉吸食树的汁液导致树木死亡的案例。今年蝉较晚出土,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蝉鸣会相对集中,可能会比较吵。


  蝉成虫的寿命一般也就几天到十几天,从健康生态的角度来看不需要处理。如果用喷药等化学防治方法不仅可能对其他昆虫、宠物造成影响,也不利支气管较为敏感的市民。实在觉得吵闹扰民的可选择物理降噪,比如戴耳塞、关上门窗等。


  近些年,有些小区为解决蝉鸣扰民想出不少好办法,比如海沧绿苑新城小区曾组织别开生面的“趣味抓知了”比赛,业主们抓捕了多只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蝉鸣。

责任编辑:吴郁莹,赖旭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因雨水致今年知了迟迟未登场专家气温波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