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的时候没有电子产品,没有高档玩具,却有数不清的“娱乐项目”。与伙伴成群结队捕捉树上的知了猴,想必是很多成年人的童年回忆,捕到的知了猴或烤或炸,味道可是一绝。
如今,知了猴被大量地送上餐桌,供不应求,已经卖出了每只1~2元的高价。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亿只知了猴成了灾却无计可施,如果不采取措施,数量可能会激增至万亿只,可愁坏了美国人。
美国CNN报道:数亿只蝉即将出土
知了猴和知了是什么关系?
我与外甥说起知了猴时,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而当我提到蝉的若虫时,他立马明白了,因为课本上都学过“金蝉脱壳”的故事。蝉也叫知了,而知了猴就是知了的若虫形态。知了一生要经过5个阶段,即蝉卵-蝉蚁-幼虫-若虫-成虫。
一只蝉一生的5个阶段
老熟的雌性成虫将上千个卵产在树上后,这块树皮或树干就会被腐化,脱离树干掉落在地面上,这块掉落的树干一般被称为卵枝;蝉卵在树干上孵化出蝉蚁,蝉蚁就会钻入土壤中,逐渐长成幼虫形态,幼虫会用它那刺吸式的口器在植物根部吸取汁液。
蝉蚁钻入土壤吸取植物根部的汁液
在幼虫长成老熟若虫破土而出之前,可能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几十年。它们在土壤中居住的年份一般都是质数年,比如3年、5年、7年、13年、17年等。这些年份也可以称为蝉的生命周期,是蝉的祖先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
蝉的生长周期
因为它们天敌和竞争者的生命周期几乎都是2年、4年、6年或12年。也就是说,在这些年份里,蝉的天敌或竞争者正是活跃的时候,如果在这时出土,只有两个下场,要么被天敌大量捕食,要么被竞争者抢去食物,造成的后果都是种群数量急速缩减。所以它们选择在质数年出土,既有充足的食物,也很少受天敌的威胁。这样看来蝉还是一种懂数学的生物。
一只黄蜂在捕食蝉
出土后若虫形态的蝉,还不具备飞行能力,但是攀爬能力很强,于是在我们口中就成了知了猴。这时的知了猴口器已经非常坚硬,在出土后,它会继续爬到树上,大口大口地汲取树干的汁液,以延长它的寿命。
在知了猴吃饱喝足之后,就开始为它蝉生的“高光时刻”做准备,脱壳羽化。它们通常会选择晚上9点~10点之间集体出动,用它们强壮的前足将身体固定在树干上,开始漫长的脱壳羽化过程。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个小时,羽化后的蝉身体柔软,一般呈淡绿色,但在一个小时后身体会慢慢变黑。这时的蝉进入成虫阶段,有了飞行能力,就开始蝉生的最后一项任务,交配。
蝉的整个羽化过程
我们平常听到的蝉鸣,都是雄蝉为了吸引雌蝉时,腹部的鼓膜振动发出的声音。雄蝉能够根据需求调节出3种不同的叫声,交配前的求偶声是最响亮的,但雄蝉并不能听到自己的叫声。有趣的是,雌蝉虽然能听到雄蝉的叫声,自己却不能发声,所以一对蝉在一起可以说是“聋哑夫妇”。
美国17年周期蝉泛滥
而今年,美国就被这成百上亿对“聋哑夫妇”折腾得不轻。
年5月中旬,美国东部地区发布蝉群预警,称亿只学名叫“布鲁德X(BroodX)”的17年周期蝉即将出土,提醒美国民众提前做好防御措施。它们已经在地下蛰伏了17年,在土壤中觅食成长,会在土壤温度达到华氏64度(18摄氏度)时开始出现。
知了猴会在华氏64度时大量出现
到了6月底七月初,大批的蝉已经破土而出并且成功羽化为成虫,在各种各样的地方觅食、寻找配偶。日前,美国已有15个州存在成蝉泛滥的情况,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纽约州、新泽西州、密歇根州和印第安纳州。
“知了猴”大量在美国出现
在这些蝉还处于我们说的知了猴形态时,就引起了不少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