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迈着无比轻快的脚步来了。我们再也回不去童年时光的无忧无虑,只能借助手中的笔尽情怀念儿时的快乐!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在我看来,一首再经典的童年歌曲也描绘不了童年的真正时光。
童年里,可以玩铁环、兜石子、方田格走油、丢沙包、打波子等等等等,好玩的太多了,一下课,放下书包就是各种玩个不停。
其中,每年最喜欢的就是摘稔子。就如村里的大人们期待着收割成熟的稻谷一样,我们这些孩子更期待稔子的成熟。
等待着丰收的季节——秋天的到来。
“走,一起去摘稔子去!”一般我们在前天晚上就凑齐了人,第二天一早就要出发的,毕竟路程估计有个十公里远。
网图,侵图联系即删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七八个大大小小的孩子已经不约而同地聚合起来了。最大的不过十二三岁,最小的不过六七岁,那时我大概八岁。
知道是去摘稔子,我们再早起来也不觉得困,每个人都斗志昂扬,仿佛是要共同上前线一般。
我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一路翻山越岭,也经过几望稻田。
那时稻田里的稻禾一片一片的,稻谷已经成熟了,述说着黄澄澄的大好丰收。我们有时走在田埂上闻着沁人心脾的稻香,有时在山岭里听着百鸟歌唱。
所以,十里的路,不管是田埂还是山路,并不觉得累,而是更加意气风发。
随着太阳的光线透过层层的树木照在我们的脸庞,我们就知道走的时间差不多了。
果然,没过多久,前面是一望稻田,他们这边水稻种早一点,已经收割起来。留下的是粗壮的禾苗根部,静静地伫立在波光粼粼的稻田水里。
在这片稻田的对岸,放眼望去就是心中所想的稔子林。
稔子林有些郁郁葱葱,有些又错落分散着,时不时身边有几棵野树直立着,长长短短的藤蔓缠着到处都是。
我们个个都急不可耐地冲上对岸。拿紧手中的袋子或篮,喝完了水,把塑料瓶子丢了减轻负担。
这个对岸是个斜坡,我们不是第一次来,非常清楚这个斜坡的稔子每年的长势。
这个斜坡的稔子个头大且熟透的多,但量不多。所以每次我们一上斜坡,必定以最快的速度来摘完这里的好稔子。
大家不约而同地分散开来,这山上稔子还有很多呢,沿着这个斜坡往上走就是密密麻麻的稔子林,那里有摘不完的稔子。
估摸着五分钟左右,我们都觉得摘得差不多了,就叫到一起,结伴沿路到山顶上。要说这路,本来是没有的,后来被我们踩得多了,也就成了路。
到了山顶上,我们一阵欢呼雀跃,满眼丰收的希望令人垂涎欲滴。
熟透的稔子颜色红得鲜艳就要发黑。半生不熟的则像猴子的屁股,通红一片。也有极少生的,青涩得无奈,为熟稔子做了衬托。
最喜的有很多花还开得正艳,粉红底心透着白边的,有些干脆桃红白蕊,蕊心像烟花放射般张扬,而又顶着娇嫩的白点。
在我们看来,稔子花和梨花的纯洁、桃花的粉嫩都有得一比。或者说,她们集了梨花、桃花的最美神韵,让人驻足欣赏,心旷神怡,也常常引得蜜蜂前来青睐。
网图,侵图联系即删尤其是围着山顶的三面斜坡,那里每坡稔子林都长势可人,叶子间的稔子藏都藏不住,仿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姑娘,也有一些大大方方地长在顶上,就要你看见她不可。
山顶上的稔子没有高大的树木帮忙撑伞,太阳这时已经火辣辣的感觉。随便摘了一两分钟,我们商量着一起进入同一面林子里。
为啥我们现在不是分散“战术”了?你看这些直立云天的树木,虽然能为我们遮云蔽日,却也能让我们轻易掉队迷路。就连那稔子林也比我们高了一个个头,估计最大的伙伴也刚好和它们同高。
最重要的是,稔子林里分分钟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需要我们一起去面对,仿佛只有这样,我们就能比自己勇敢更多。
相约着踩着同一条路进入了林子,大家也会一边摘稔子一边渐渐分散开来。
每个人都被自己眼前的稔子吸引了目光,自顾自地边走边摘,尽量以自己的标准挑些熟透了的,有时摘到那些不仅红到发黑的,而且个头倍大的,就会忍不住地往嘴里放,也好驱赶饥渴。
突然,仿若平地一声雷,“呀呀呀……”只听几声惊恐的尖叫穿透耳膜。“蛇……蛇……蛇……”是小丽的失声大喊。我们一边关切地朝小丽所在的方向问道:“踩到蛇了?没事吧?”一边把目光锁在自己不停跳动的双脚,好像蛇已经爬到我们这来似的。
“小丽骗你们的,哈哈哈哈……”跟小丽一起的弟弟忍不住说了出来。“嘻,被你吓死了。”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责怪她,心里的惊恐却还没消散。
“还是要小心,林子太密,野草也长得好,蛇应该不少的。”我们相互叫着不远的同伴,每隔十几秒就叫一声两声,那边的同伴就大声应和着。感觉热闹可以让蛇自己先走,而不是随着地上野生野长的藤蔓来到脚上。
“哎呦,太痛了,快跑!”一听,原来是小丽的弟弟碰到了个大蜂窝,那些黄蜂正追着他来跑呢。
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的狼狈模样,大家都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
黄蜂追了他一小段距离就停了,小丽地方跑到一片小小的空草地上,拿出万金油就猛地抹脚踝。原来是他脚下踩到了蜂窝,被黄蜂狠狠地戳了两口。
我们也一起出来围着他,看着他可怜的样子,终于停住了笑。这下我们也知道得注意脚下了,不仅有蛇,还可能有蜂窝。
小明跑出来骄傲地说道:“这算啥,我还见过棺材呢……”他还想细细说来,我们却最怕这些了,叫他快别说了。小时候,最怕这些不明不白的东西,这荒山野岭的,想得越多就会越害怕。
还是不能想太多,安下心来摘稔子吧,看着袋子里未满的稔子,我们果断又开始了看似危险的征途。
事实证明也没那么可怕,至少到最后也没有人踩到蛇,估计有蛇也被我们翻林的动静吓跑了。而我们也一次一次地享受着,翻越着比我们还高一截的稔子林,尽情地硬生生地用双脚走出一条又一条的新路。一般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几乎可以满载而归了。
每每看着一大袋或者一篮子黑不溜秋的熟稔子,我们都心满意足地笑了,疲惫也一扫而空。
赶了一路,回到家后,叫邻居的兄弟姐妹一起出来吃稔子,或者给家里的父母用来泡酒,听说对身体非常好。
然后,再把去摘稔子的见闻跟玩伴们说上一嘴,害得他们心思思,恨不得下次能提前预约同去。
这些就是小时候快乐摘稔子时光,直到我们后来长大成人,总是喜欢不停念叨着的好时光。
如今,时光一去不复回,往事只能回味。或许,那样的时光之所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和回忆,正是那段时光简单且纯粹得不可替代。长大后,我们哪里还能寻如此简单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