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最美的便是银杏树了。
一片金黄的树叶绚烂了整个季节。
老家的院子里并排种着四棵银杏树,秋风一吹,飒飒作响,有一棵早早便黄了叶,不待深秋,这一棵就只剩了光秃秃的枝干,静静地看着另外三棵的繁茂。
原来早落叶的这一棵平时都处于阳光照射中,吸收的能量过多,而另外三棵树由于前院房子的遮挡,每天总有些时间段照不到太阳,所以叶子黄得慢,待到深冬,叶子才慢悠悠地落完。
晨起,有喜鹊立上枝头,喳喳地叫着,这些小家伙们被这片金黄的亮色吸引,呼朋引伴,不久来,又来了几只,一齐飞向远处的天空。
树下落满叶子,铺成一片金黄,阳光洒上去,满地的温馨,惹得不知名的鸟儿飞来飞去,啄来啄去,却一无所获,似乎知晓微苦的银杏果是不好吃的,连碰都不会去碰。
除了红枫,金黄的银杏叶几乎可以算是深秋初冬最亮的颜色了,虽然很多树的叶子都会变黄,但是似乎只有银杏才会成为一片美丽的风景。
在家乡的小河岸边,有一大片的银杏林,这片银杏林最初栽种的时候,人们曾经精心侍候,精心管理过的,那时候银杏苗的栽种如火如荼,市场需求量很大。临县是远近闻名的银杏栽种之乡,那些年,临县靠着种植银杏树,很多人发家致富,不仅银杏果、银杏树很贵,连银杏叶子收购价格也不低。
家乡这片地是处于河岸和所修的河堰之间,河堰是汛期防洪的重要阻挡,所以为了防止被水淹,保证庄稼人的口粮,这片地一般不用来种主要粮食作物,总是会跟风种一些经济作物或者各种树苗。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那里是一片果园,邻居家承包了几百棵苹果树,夏天,常常跟着小伙伴去苹果园里玩,比赛找知了猴。后来苹果市场销量不好了,就全部砍伐了,重新承包,这时候人们想到了市场紧俏的银杏。
当年开始种银杏树的时候,不论是银杏果、苗,还是树叶、小树、甚至是大树,市场行情都不错,可是等河滩上的银杏树栽种上之后,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银杏的市场慢慢降温,叶子也没有人来收购了,银杏苗也不值钱,索性,大家也都不再精心管理,让其肆无忌惮地生长。
多年过去,这片疏于管理的银杏林倒也长得有模有样,每到深秋,银杏叶渐黄,这里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其实说起最美的银杏林,我家乡的这一小片简直是微不足道,城西有三百亩的丛生银杏林,之前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前些年,城市规划,修了滨河大道,却也让这片银杏林走红。
每年这片银杏林叶子泛黄到落光,就会迎来一批批的客人,这里成为游人、摄影爱好者争先采风的宝地,人们都喜欢到这里欣赏难得一见的美景,为何难得,这片银杏林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据相关考证,这片银杏林栽植于清康熙年间,已有年的历史,经历过郯城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抗战时期,曾有日军飞机对附近村落进行轰炸,之后又对这一带的银杏树进行了砍伐,上世纪50年代末大炼钢铁时人们还将大片银杏林“斩首”。
多次砍伐毁坏截取了树干部分而保留了根部,生命力旺盛的银杏树继续萌发,细小的分支又纷纷从根部萌生出来,形成了合抱丛生的银杏林,成为国内独有的抱团丛生的银杏群落。
由于这片银杏树象征了一种顽强坚韧、生生不息的精神,人们给这片银杏林取了一个有意义的名字——生生园。
生生园银杏树生长较慢,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银杏树是生命力顽强的树种,寿命极长,是树中的老寿星,上千年的银杏树并不罕见。
我曾见过一棵古老的银杏树,非常粗壮,那是在一个偏僻小村庄的田野里,这棵大树孤独地矗立在那里,周围的村民,纷纷说起它的传说和来历,言语中透着自豪,但是谁也说不清它的来历,不知道它的真实年龄,只知道多年前它已经存在了。
当时看着这棵古树,虽然沉默不语,但是历经沧桑,仍然枝繁叶茂,不禁让人感叹它的顽强。
生命因顽强而美丽,这句话用来形容银杏树,再恰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