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虫子被寄生后开的花,往年上百元一斤,今年
TUhjnbcbe - 2025/6/29 17:04:00

导读:虫子被寄生后开的花,往年上百元一斤,今年少有人卖,不值钱了?

每年6、7月的时候,大多数农民都处于农闲期,于是在这段时间很多农民朋友会找些别的挣钱的法子,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去山里采挖各种野生菌以及中草药材来卖,毕竟夏季温度高雨水多,非常适合野生菌及中草药材的生长,再加上近些年人们对这类东西十分喜爱,也就是使得它们十分的抢手。

在我国南方地区,有一种十分特殊的名贵药材,它叫做“大蝉草”,是虫子被寄生后开的话,记得往年的这个时候,很多农民都会去山里挖来卖,一般都是上百元一斤,然而今年却少有人去挖,更是少有人去卖,难道不值钱了?

大蝉草这个名字估计很过人都不熟悉,但是它在民间的俗称很多人应该听过,叫做“蝉花”或是“金蝉花”,它并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而是动物和真菌的结合体,属于虫生真菌。

它的形成过程十分特别,是蝉的幼虫在羽化前被一种叫做“麦角菌科真菌蝉拟青霉”的真菌寄生,当气候、温度等环境因素达到适宜条件的时候,就会吸收虫体的营养,从而转化为菌丝体,最终蝉的幼虫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据而死亡,只剩下一个躯壳。接着菌丝体开始生长繁殖,在蝉的幼虫躯壳顶端分枝“发芽”,形成类似黄色花朵的东西。因其形成特殊,外形特别,所以得名“蝉花”或“金蝉花”。

蝉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是以前农村里十分常见的一种昆虫,民间都俗称为知了。还记得小时候那会,村边的树上特别多,一到夏季就在树上“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不管还白天还是晚上,吵得人睡觉都睡不好。然现如今蝉已经很少见了,想听到它的叫声都不容易了。

蝉的减少除了环境因素之外,还有2个原因,一个是被人们作为食物(就是北方常吃的知了猴)吃掉了,还有就是被麦角菌科真菌蝉拟青霉寄生而亡。

不过蝉被那种真菌寄生之后所得到的产物“金蝉花”,却是民间的一种十分珍贵的药材,而且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同时出口到国外也一样名贵,原因就在于其药用价值十分的高。

在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吃上金蝉花,丢掉药罐子”,甚至有的地方还把金蝉花看成是“冬虫夏草”的替代品,由此可见金蝉花的价值了,所以在市面上,金蝉花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金蝉花一般在每年的芒种到大暑前后开花,而这段时间很多农民正好处于农闲期,于是很多农民朋友都会在这个时间去山里采挖,采挖之后就会拿到市场上去卖掉,价钱一般按个算,一个3元左右,一斤的话差不多要50到70来个,所以金蝉花的价格常年都卖到上百元一斤,然而今年却出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集市上几乎没有人卖它,是金蝉花不值钱了吗?

其实并不是,主要有2点,一个是市面上的金蝉花基本都是野生的,也就说金蝉花是野生的蝉被寄生后所形成的,而今年2月份又颁布了“禁野令”,于是很多人都不敢吃了,使得金蝉花在市场上遇冷。另外一个原因是随着常年不节制的采挖,以及环境的破坏,各种蝉的数量都急剧下降,这就使得金蝉花的资源也日益减少,甚至像我国云南、福建的部分农村地区,金蝉花都已经绝迹了。因此今年很多农民都没去山里采挖了,自然就少有人卖了。

就笔者个人来看,金蝉花还是很具有市场潜力的,既可以吃又可入药,而且金蝉花的人工养殖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对蝉花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并且人工养殖的话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供应市场,还免去了药农的奔波之苦,前景还是很可观的。

各位朋友,你们如何看待金蝉花呢?欢迎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1
查看完整版本: 虫子被寄生后开的花,往年上百元一斤,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