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自然界中有哪些交配后就油尽灯枯的动物
TUhjnbcbe - 2025/5/26 19:46:00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在自然界中,交配完成后命都丢了的动物有很多,比如雄性螳螂在交配完成后通常都会被雌性螳螂吃掉,雌性红斑寇蛛在交配完成后也会吃掉自己的“丈夫”,这才有了“黑寡妇”的称号。那么,自然界中有没有交配完成后,即使不被吃掉,也命不久矣的物种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交配完成后就“油尽灯枯”的物种。

第一种:蝉

炎炎的夏日中,蝉是我们最常见的昆虫之一,它们趴在树上不知疲倦的演奏着单调的音乐,曾几何时,我们觉得蝉声非常的吵人,但慢慢习惯了之后,夏天没有了蝉鸣反而会觉得少了些什么。

蝉的一生可以说短暂,也可以说漫长,漫长是指蝉的若虫(知了猴)要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待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历经数次的蜕皮之后,才能够爬上树干一展歌喉,而短暂是说蝉一旦成虫之后,它的寿命就仅剩下了一个月左右,甚至是几天的时间了。

在我国最常见的蝉就是黑蚱蝉,它们的若虫在地下要待2-3年,之后才在夏日趁着夜色爬上树,之后经过几个小时数的蜕变成为成虫。成虫的蝉雄性在白天不知疲倦的歌唱,雌性则安安静静地晒着太阳,经过15-20天后,它们就会进入繁殖期。

蝉虽然体型不大,但是每次交配至少需要1-2个小时,交配完成后的雄蝉,大约在几天后眼睛就会慢慢地变为红色,最后死去,而雌性交配完成后就开始不断的找细小的树枝用自己坚硬锋利的产卵器刺破小树枝的树皮,将卵产在里面。雌蝉比较的聪明,它们懂“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所以,它们会寻找多根小树枝产卵。产卵完成后,雌蝉再也不会去看自己的“孩子”一眼,过几天,雌蝉也一动不动地停留在了树干上。

由此可见,蝉在成虫后并没有着急繁殖,而是要经历一个半个月左右的“单身期”,而一旦交配完成后,无论雌雄蝉都会很快死亡,因此,蝉属于交配完就“油尽灯枯”的物种。

第二种:鲑鱼

说完了天上飞的,我们再来看一下水里游的吧。鲑鱼是一类很有意思的鱼,因为它们作为一种海鱼,却出生在淡水之中。鲑鱼是鲑科下所有鱼类的总称,比较有名的鲑鱼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文鱼(大西洋鲑鱼)和大麻哈鱼(太平洋鲑鱼)。

这两种鲑鱼之所以出名,除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外,它们还创造了一个自然奇观“鲑鱼洄游”。

我们以大麻哈鱼为例。大马哈鱼是太平洋鲑属(又称麻哈鱼属)下的鱼类,其腹部银白色,因此又被称为白鲑。大麻哈鱼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的海水中,它们一般在3-4年达到性成熟,当性成熟后,大麻哈鱼就要进行繁殖了,但是它们并不会选择在广阔的海域中繁殖产卵,而是会自发的集结到一起,因为它们要逆流而上去到几千公里外的淡水河中进行繁殖。

当然,大麻哈鱼的洄游的方向是已经在基因中写好的,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大麻哈鱼可以利用太阳光和地球磁场的指引来到自己出生的地方,而且它们通过这个方式能够%的回到出生地,不会出现偏差。

此时,集结完成的大麻哈鱼出发了,由于淡水流入海水是顺流而下,而从海水向淡水游动是逆流而上,它们甚至还要翻越瀑布,再加上沿途中有许多食肉动物正在等待这顿大餐,所以,能够从海水游到出生地的大麻哈鱼仅占0.4%,剩下的99.6%都在洄游的途中死掉了。

由此可见,这确实是一场让大麻哈鱼“油尽灯枯”的繁殖之旅。

当大麻哈鱼好不容易到达了出生地,由于长途的跋涉和长时间没有进食,此时的它们已经精疲力尽。但是,它们还不能休息,因为它们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做-繁殖。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力和仅存的体力,雌性大麻哈鱼将卵排下,雄性大麻哈鱼赶紧将精细胞排出,此时受精卵形成。大麻哈鱼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大麻哈鱼的受精卵会以这个状态过冬,在次年的春天才孵化,然后在淡水中生活约1个多月的时间,此时随着雨季的来临,生活在河水上游的大麻哈鱼幼鱼会乘着高速的“列车”(水流)顺流而下到达它们的生长地-太平洋。

因此,如果要找一种为了繁殖拼了命的动物的话,鲑鱼绝对是其中的代表性物种。

第三种:宽足袋鼩

说完了会飞的、会游的,接下来就轮到会跑的动物了。鲑鱼是在繁殖的路上“油尽灯枯”,蝉是在繁殖之后“油尽灯枯”,但宽足袋鼩与二者都不同,它是在繁殖的过程中“油尽灯枯”的。

许多小伙伴对宽足袋鼩这种动物比较陌生,这也难怪,因为宽足袋鼩不但是澳大利亚独有的一种动物,而且还是在09年才被发现的,要不是它们的繁殖习性很特殊,到现在知道它名字的人会更少。

宽足袋鼩是一种形似老鼠的小型有袋类哺乳动物,如果只是看它的图片,你多半会把它当成一种老鼠。不过,它除了长相有点像老鼠外,与老鼠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它属于有袋目袋鼩科下的物种。

宽足袋鼩原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作为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它们主要在树上捕食昆虫。但是,从被发现以来,科学家发现每年的冬季,宽足袋鼩总是会大面积的死亡,而且死亡的宽足袋鼩基本上都是雄性。为了弄清楚雄性宽足袋鼩集体死亡的真相,科学家们经过了长期的野外观察,最后终于发现,让雄性宽足袋鼩在同一时间段大范围死亡的不是别人,正是它自己。

首先,冬季是宽足袋鼩的繁殖期,它们的繁殖期通常会持续2个星期左右,在这2个星期内,科学家发现,雄性宽足袋鼩会不吃不喝的进行繁殖,换句话说就是不是在繁殖的过程中,就是在寻找繁殖对象的路上。并且,一旦雄性找到雌性,它们的繁殖过程可以持续14个小时,而且是不会停歇的。等到结束后,雄性会立即去找另外的雌性进行繁殖。就这样等到宽足袋鼩的繁殖期结束,雄性宽足袋鼩也就真正的“油尽灯枯”了,这才有了它们同一时间段大面积死亡的现象发生。

总结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有的“夫妻”共同繁殖和哺育后代,有的雄性当“甩手掌柜”,让雌性自己抚养后代,还有的雌性会把与之交配的雄性吃掉,但是真正说为了繁殖导致油尽灯枯的动物并不多,在上面介绍的这三种动物中,以宽足袋鼩最有代表性。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然界中有哪些交配后就油尽灯枯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