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是一种半翅目昆虫,我国就有一百二十种。一到夏天来临,它就会站在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俗称,比如知了猴、知了龟、节老龟、爬叉等。那为什么知了的若虫——知了龟却是从地里爬出来的呢?
蝉是一种昆虫,又称“知了”。其种类较多,雄蝉的腹部有一个发声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响亮的声音;雌蝉虽然在腹部也有发声器,但不能发出声音。知了是在夏季的七月中旬开始交配,之后雌成虫就开始在树上产卵,主要是在5mm左右的枝梢上产卵。
每个卵窝产卵6-8粒,1根产卵枝条平均产90粒卵。雌虫以产卵器将已产卵的树枝表皮切开,使产卵树枝枯死,以便树枝落地后埋于土中,蝉的幼虫也就掉落到了地面上。之后,幼虫就会在土里继续爬,打洞。期间他们会用自己的口器从树根上吸取树的营养继续发育,然后钻入到地里面去。一般都会在地里几十厘米的地方生存,有些还会深入到土壤里面数米深。在地底下,知了猴主要是依靠吸食树根的汁液为食。幼蝉长期在地下生活,有着冬暖夏凉的条件,也很少有天敌来威胁,倒也算自在。它们经过4~5次蜕皮后,就要钻出地面,爬上树枝进行最后依次蜕皮(叫金蝉脱壳),成为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