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吃虫,我们没在怕的
TUhjnbcbe - 2025/4/29 18:27: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元旦假期临近尾声,小伙伴们都忙了啥呢?旅游?派对?还是窝在家里追剧?说起过去的年,下饭剧非《云南虫谷》不可,惊艳的特效让人直呼“国产网剧的春天到了”。

不过,看这片真能下饭的还得是云南人,倘若剧中的虫谷真的在云南,怕也逃不了被送上餐桌的命运。毕竟云南,是中国真正的吃虫大省!

《云南虫谷》里的大虫

云南流行“十八怪”,其中两怪就是“三个蚊子一盘菜”和“蚂蚱能做下酒菜”,最常食用的虫子大致有竹虫、水蜻蜓、知了、臭屁虫、花蜘蛛等几种。这些在外省人看来心惊胆战的名字,是很多云南人的家常便饭。

竹虫,有些省份叫它竹蛆、笋蛆,名字都不如“竹虫”来的典雅,尤其是“蛆”字容易叫人大倒胃口。

竹虫从小生长在竹筒内,以嫩竹为主,可以算“吸天地之灵气”。竹虫颜色乳白,外形浑圆通透,油炸过后会有淡淡的奶香味,是傣族人重要的待客菜肴,而只有两万多人口的基诺族,更是对它喜爱有加。

炸竹虫

云南最生猛的虫子菜主要集中在南部傣族、景颇族聚居地,在大理和昆明一带,人们所吃的虫子就温和许多了,大都是我们平时常见的蚂蚱、蜂蛹、蚕蛹、水蜻蜓等。

油炸水蜻蜓这道菜,最早流行于茶马古道上的马帮。顾名思义,水蜻蜓就是从水里捞出的蜻蜓幼虫,还未长成翅膀。在潮湿的云南,这种唾手可得的食材自然也受到了常年赶路的马帮的青睐。

知了算是云南人嘴里最普通的食材了。每年夏天,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捉来的知了穿上竹签,放进油锅炸透,再撒上调料粉,就做成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小吃。

吃惯了循规蹈矩的菜系,云南边陲的生猛之风格外吸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是云南独特的风貌和气候造就了云南人多元的生活方式及独具一格的食谱。

因此才有人说,要想品味各地美食,非去当地住上几日不可。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吃虫,我们没在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