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的民间记载当中,“血滴子”都是一种令人闻之色变的武器,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雍正才以残暴之名流传千古。据野史描述,血滴子几乎次次都能克敌制胜,哪怕相隔百余里依旧有取人性命的能力,帮助雍正皇帝解决了很多大麻烦。血滴子的拥有者乃是粘杆处,这是雍正为了获取情报集中政权特意设立的组织,可以帮助皇帝做一些不能摆在明面上的事情。那么,血滴子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真的存在吗?雍正皇帝为了维护政权还做过哪些努力?
血滴子雍正登基后施政严苛,朝野上下皆惶恐不安
跟其他的皇帝相比,雍正手段恐怖且施政严苛,自从成功继位后很多人都受到了他的迫害。正是因为事先树立了这样的形象,才使得野史杂谈人云亦云,将并不存在的事情描述得极为传神,血滴子便是其中之一。每每谈起血滴子的时候,有人觉得它能取人首级极其恐怖,也有人觉得它暗藏毒药杀人于无形,总之都与残忍暴戾的雍正皇帝脱不了干系。但是,血滴子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就连所谓的秘密情报组织粘杆处,它原本的作用也并不是这样。
在雍正皇帝还是普通皇子的时候,每年一到夏天便有知了叫个不停,再加上贝勒府邸内树木丛生,更加重了这样的现象。雍正这个人极为喜静,自然无法容忍知了乱吵乱叫,于是便命人动手粘知了,粘杆处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待雍正做了皇帝以后,不但极度缺少值得信任的人,而且与他有仇的政敌数量非常多,所以才会设立这样的秘密组织。对于手握大权的一国之君来说,这样的情形其实是相当无奈的,必须通过非常手段才能控制舆论平息内政。
但是,一方面来说雍正登上皇位的手段并不明确,很多人都怀疑他有谋朝篡位的嫌疑,所以并不能心悦诚服的忠心于他。另一方面,康熙皇帝不但子嗣众多还个个优秀,这就给下一任皇帝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即便继位者不是雍正,其他人估计也得面临这样的窘境。从这些层面来说,雍正设立粘杆处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内政不稳谈何攘外呢?
雍正皇帝(电影剧照)除了设立情报组织监视朝廷官员以外,雍正还改革了奏折制度,鼓励官员之间互相高密,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生怕自己的把柄被政敌掌握或者送到皇帝面前。密折制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了朝中众人的行为,但也被有心人拿来做了政治斗争的工具,并不是所有的举报内容都是真实有效的。面对这样的情形,如果雍正做不到明察秋毫的话,很容易出现冤假错案。待手中政权稍稍稳定些以后,雍正便开始大兴文字狱,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控制百姓们的思想与社会舆论。
在那段时期中,不但有很多知识分子无端入狱被斩首,更采用连坐手段无辜者不计其数。经历了这样的大动荡以后,老百姓三缄其口不敢所言,文人风骨更是荡然无存,这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损失。为了树立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信,雍正先后处死了汪景祺、陆生楠等人,吕氏一族更是没能幸免于难。就连已去世四十年的吕留良、依附于吕氏求学的学子都没有放过。不管这些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谁,这样大张旗鼓的杀戮还是让雍正皇帝失了民心,只不过是摄于其严厉手段不敢有意见而已。
史料记载:“共在一处,虽非下手之人,在旁目观,即系同恶共济,均斩立决。”
在整顿吏治方面,雍正皇帝采用的镇压手段更加严厉,不管情节如何身份如何,只要反抗就是反叛朝廷,轻则满门抄斩重则株连多族。在雍正皇帝的高压统治之下,文人百姓以及官员皆怨愤不满,只要寻到机会便想除之而后快。在野史中曾有这样的记载“雍正皇帝之所以暴毙便是被吕四娘所杀”,这个吕四娘乃是吕留良的后代,自从幸免于难后便改名换姓隐身于后宫,等成为雍正的贴身宫女后便找机会下了手。这种说法虽然错漏百出没有历史依据,但仍能从侧面体现出老百姓对雍正的怨恨。
吕四娘(剧照)性格直爽、言语奇葩,雍正以勤先天下
当然,雍正作为一国之君不只有残忍暴戾的一面,否则肯定会被反叛势力早早拉下台。为了迅速掌权肃清朝野,雍正皇帝非常勤勉,甚至可以称之为呕心沥血。
《啸亭杂录》中记载:“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与大部分皇帝相比,雍正的在位时间并不长,但推行的举措与制度创新却不少,甚至超过了很多人。有人曾经给予他这样的评价“雍正皇帝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清朝,所以才会英年早逝”,不管他的死因究竟如何,历史功绩是不能被忽视抹灭的。康熙皇帝虽然名声响亮,但实际上却国库空虚粮草不足,更有很多弊病难以革除,如果没有雍正的呕心作为,乾隆时期只会更加艰难。
除了对政敌格外残忍以外,私下里的雍正其实性格非常直爽,甚至常常体现在奏折之中。他曾经给心腹大臣批过这样的话“如果大臣们不负朕的托付,那我也能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大家互相勉励”、“朕生活的很好,你们还好吗”等等,这可不是普通君主能说出来的话语。除了言语奇葩以外,雍正还喜欢西洋文化以及养狗,抛开皇帝的耀眼身份之后,雍正其实也能做一个普通人。
总结:
无论评判哪一位历史人物,都不能过于以偏概全,否则很难窥见全貌。在很多的史书记载中,雍正皇帝都是手段狠辣且翻脸无情的暴君,但他也有直爽率真的一面,只不过是身居高位无可奈何而已。雍正此人虽刻薄寡情却并非无情,虽心思敏感却御下有方,是一位非常合格的政治家。
参考文献:
《啸亭杂录》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大义觉迷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渔经猎史小仙女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侵权必究!欢迎分享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