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是朽木还是无价的宝贝,要看帅版马云长
TUhjnbcbe - 2025/2/28 18:30:00

“痴根客”何长安,人称长安先生,常被人说长相很像马云。

这天,在扬州西区某户人家狭小的阳台上,一个足以乱真的知了悄然出世了。

这是何长安无数个作品中的一个。

何长安,扬州的痴根客,自从退休后,他就在这几平方米的地方,打造出了自己的一片艺术天地。

根雕,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指对树根的自然形态或畸变稍加修饰,使之展现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何长安做的根雕与大部分人的不同,他另辟蹊径,擅以枯木雕刻鸟类、昆虫等。他的根雕作品细腻、精致,乍一看也许并不显眼,细细品后会有一种令人咋舌的惊艳感——那小小的作品背后,仿佛是藏着自然界的郎朗乾坤了。

大部分作品的点睛之笔是昆虫。很多看起来只有拇指一般大小,却要耗费何老无数的精力来完成。

他的每件作品的雕刻,都只有开工时间,没有结束时间。

选材。“根痴”何长安从选材开始,就时时刻刻体会着什么叫做“痛并快乐着”。他每年三次去云贵、海南等地寻找树根。一个满意的树根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往往上千件才能寻得一件。每一个树根,都要经过他严格的考察和思考。

就像这次,他在云南某处树根库房,只带了一杯水,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三点,一个一个翻了一整卡车的木材,才找到几个达到标准的树根。

经过长期颠簸和劳累,回到家中的何长安并不打算歇着。他满心欢喜的期待着自己动手的整个过程。

对他来说,雕刻的过程是极其享受的。

打胚、画线是第一步。打胚是轻微的整形,何长安用这一步让整个树根线条更加流畅。与打胚几乎密不可分的,是画线设计。根据脑海中想象的样子,再加上对昆虫结构的烂熟于心,在要动刀的地方画线,勾勒轮廓。

每一个树根在何长安选中它的那一刻,就已经在心中想好了要雕刻什么,最终完成时大约是什么样子。

何长安特别喜欢雕刻过程的未知,在雕刻最后会有意外的惊喜。

然而,惊喜在过程中,失望也在过程中。

有时,他雕刻整整一周的东西,会突然发现木材有瑕疵,这时候,一切都前功尽弃了。

何长安不能忍受他的作品有着一丝一毫的瑕疵和错误,如在雕刻之中发现问题,他也会立即舍弃,不管那个作品,他已经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即便偶尔失望,何老在叹息之余也会尽快投入下一个作品的创作当中,重新追寻这过程中的“痛并快乐着”。

最重要的一步,雕刻。昆虫小,四肢像牙签粗细,每一步都要极其精细,雕刻时必须全神贯注,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如此专注着每天雕刻,数天后,一个小小的知了猴才算成型。

何老崇尚自然,他将树根化腐朽为神奇的一个原则就是让树根回归自然。他尊重材料原有的线条,也尽力保留材料最原始的沧桑模样。

所以,雕刻好后的作品,何老并不打算为了外表的光滑亮丽而过度修饰。他只是极其简单的用砂纸砂一下,让知了表面不是那么粗糙。

打蜡也是一样。他用最普通的蜡,简单的擦上一点儿,让作品稍微有那么一点儿光泽。他说,他要保持作品原有的温暖。

何老崇尚自然,又追求极致完美,也因此,他的作品赢得了无数人的认可和岁月的推敲。

举目扬州城,何老是最有原则和心性的雕刻者之一。他心思质朴,渴望自然,又痴爱雕刻。幸遇惜才痴雕客,枯木逢春再千秋。他是扬州人,也以扬州特有的精致赋予枯木们的新的生命。

1
查看完整版本: 是朽木还是无价的宝贝,要看帅版马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