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蝉,它们大概是自然界最为张扬的动物了。
炎炎夏日里,树上的蝉总是“知了、知了......”叫个不停,有时候颇叫人心烦意乱。细心的人会发现,蝉开始叫的时候还是低沉的“咚咚”声,然后逐渐变成了烦人的噪音,震耳欲聋。天气越热他们叫的越欢,而且时间还持续很长。可是一到傍晚,凉风一吹,蝉们就默不作声了。
有意思的是,古代文学家为了抒发情怀,经常以蝉作诗,他们认为蝉只吃树上的露水,不沾尘俗,是一种十分高洁的动物,所以常用他们来喻指自己品行高洁,以此咏叹自己怀才不遇。
其实,蝉可以说是自然界最为长寿的一种昆虫,只是它们大半生都要在地底下度过。蝉的幼虫通常要在地下生活2~3年,长的甚至有5~6年。科学家了解到的寿命嘴最长的蝉是美洲的17年蝉,它们每隔17年才会孵化一次。蝉的幼虫从地下钻出来的时候,会在底面留下一个小圆洞,就像蜂巢一样。此时的蝉还没长出翅膀,它们爬上树梢或草丛,脱掉一层浅黄色的蝉衣后,就变成了有翅膀的蝉。
尽管如此,人们对蝉的认识还是从它的噪音开始的。在动物世界里,蝉绝对算得上一名出色的“鼓手”。在它们的腹部两侧各有一块薄膜,叫做声鼓,另有一块盖片覆在外边。里面不仅有鼓膜,还有一个完整的扩音系统,由一个“音响板”、两块褶膜和一个通风管道组成。
蝉在“高歌”的时候,肌肉徐徐颤动,拉动鼓膜,使之震动空气,又在褶膜里使发出的颤音扩大,然后从音响板上将颤音反弹回来,音量就变得更大。接着,只要张开穴上的盖片,鼓声就传出来了。
蝉为什么要如此“引吭高歌”呢?原来,这是蝉正在求偶的表现,希望其它蝉的注意,一般成年雌蝉不会发出声音,只有成年的雄性才会引吭高歌。如果你听到蝉鸣,这标志着它们就要举行“婚礼”了。成年后的雄蝉很快就会发出求偶的鸣声,这些声音对雌蝉来说,就像是一种美妙的爱情乐曲,从而使“婚礼”的进程加快了。受精后的雌蝉会把嫩枝劈开,把卵蝉在树叶内。完成延续种族的任务后,雄蝉和雌蝉会在几周后死去。
虽然成年的蝉死了,但后代们依然生生不息,嫩枝里的受精卵不久之后便孵化出来,新一代的生命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