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大家去做一份工作,没有工资,只管吃喝大家会不会去,可能听到这句话,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甩袖离去。
可是有一位晚清太监,叫做尹春和的人,在齐白石家中免费工作,只求他每日给一幅画,以抵薪资。
齐白石的画作清新自然,有句诗是这样说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说的就是齐白石的画栩栩如生,誉满全球。
虽然齐白石后来出名了,可是他的前半生却清贫无比,有些人的成功之路顺风顺水,一蹴而就,而有些人却注定大器晚成,齐白石就属于后一种,他潦倒半生,直到年左右才开始走上逆袭之路,时年他已经58岁了。
齐白石齐白石属于大器晚成,58岁才看到成功曙光的人,自然会对下人挑剔一点。
齐白石能有后来的成就,也得益于陈师曾的大力照顾和提携,他的画作首先在东瀛的一场画展中赢了个满堂彩,之后他的字画便水涨船高赚了个盆满钵满。
齐白石成名之后,首先要给自己安置一个家,所以再攒够了钱后,他便在跨车胡同买下了一个小四合院,在这个院子里,齐白石娶妻生子,雇佣下人,也算过得自得其乐。
一、齐白石与尹春如的缘分
有些缘分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是通过一些很巧合的事情凑合在一起的,齐白石与尹春和的相遇就是这种缘分下的巧合。
如果不是齐白石买了四合院,想找一个看门之人,尹春和也不会出现在他的面前。
名人成名之后,虽然会带来名利,可是也会带来很多烦恼,齐白石在成名后就遇到了一些烦恼,经常有人慕名而来,他又阻止不了那些热情的“粉丝”,那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就任由事情发生吧,于是齐白石就想到一个招,请一个看门人吧。
齐白石在作画齐白石本来想让家中的女仆兼顾着看一下门,可是女人毕竟力气不大,阻止不了硬闯的人,齐白石考虑了许多才决定找一个专职的看门人。
可是齐白石的要求太多,一时半会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正在他愁眉不展的时候,尹春和不失时机的出现了。
尹春和在任何方面都非常符合齐白石的要求,他孑然一身、没有家人、社会背景极其简单,尹春如本人也低眉敛目、礼数周全,还善于识人辨客、应答周全。
尹春和是晚清太监,在这一点上,他就已经胜过很多人了,至少不会在家中犯什么桃色新闻之类的风月案。
最重要的一点是此人不要工钱,试想哪个老板不喜欢一个又能干活,还老实本分的人呢?
齐白石画作虽然齐白石没有给尹春和工钱,但是尹春和并不傻,他知道齐白石那些画的价值,晚年时,他还依靠齐白石的画作过了一段悠游的生活,可惜后来尹春和的下落不明,也不知道他收藏的画作流落到了何方。
二、中介人尹春和
尹春和虽然没有拿工资,但是他长期在齐白石身边走动,很多人也自然与他熟知了,他利用这份工作关系,做起了齐白石画作的中介人。
尹春和不愧是常年行走于宫中的人,他善于观察细微之处,然后在细微之处寻找突破点,在大家都对他看门不拿工资疑惑不解时,尹春和用实力证明了他的远见。
著名评戏演员新凤霞与丈夫吴祖光就曾去他屋子里看过藏画,京城中那些显贵们要买齐白石的画,都得经过尹春和的手。
新凤霞尹春和从三十年代进入齐白石家中,整整二十二年,尽管他只是一个晚清太监,甚为不起眼,可是在书画界,谁要买齐白石的画作,还非得通过他不可,在他不起眼的小屋中,还时有精品闪“瞎”众人的眼睛。
尹春和一生默默无闻,在齐白石的家中做着一个踏实的“打工人”,尽管齐白石没有给他一个好的环境,但是尹春和会自我宽解,不给工钱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画作的价值。
看了一辈子门的尹春和最后也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江湖上再也听不到关于他的传说了,他像一粒尘埃,低到最低,却在阳光照耀之下继续飞舞。
齐白石的虾齐白石去世了,尹春和也不知所踪,或许这就是生活,一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三、关于尹春和的传闻
在近代画坛中,齐白石的画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连毕加索都曾经风趣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齐白石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妙趣横生,只在寥寥数笔之中就能表现出别样的意趣来。
也许是尹春和早就看到了齐白石画作的价值,所以敢不要工钱在他家中干活。
齐白石曾收评剧演员新凤霞为干女儿,因为这层关系,新凤霞也常出入齐白石家中,根据新凤霞的回忆录介绍,齐白石的画作非常珍贵,很多人想求一画而不得,于是新凤霞与丈夫吴祖光就走尹春和的“后门”,在他小小的房间中,新凤霞夫妇俩看到过很多精品。
虽然齐白石没有给过尹春和工钱,但是尹春和却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在抗战期间,齐白石拒绝给日本人画作。日本人岂能善罢甘休,于是就找上门来,尹春和看到此情景,不顾安危,直接就把日本人关在门外,日本人见此情景非常生气,破门而入,狠狠地扇了他几个耳光。
关于尹春和的记载并不多,如果不是齐白石,谁还记得这么一个晚清的太监呢?他22年时间里,就那样默默地站在齐白石身边,随着齐白石的去世,也没有人再提起这么一位看门人,关于他的传闻也不多,有人说他晚年依靠着卖齐白石的画作维持生计,也有人说他孤独终老,晚年凄惨。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除,逆风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