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流金岁月捉知了猴齐鲁晚报网
TUhjnbcbe - 2024/6/19 0:05:00
偏方治白癜风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0820/5639543.html

捉知了猴

文|刘彦菊

这几天,入伏前后,天气十分炎热,知了在窗外树上大声嘶喊,仿佛下着一场声音的瓢泼大雨,把个夏天渲染得淋漓尽致。

每天下午五六点钟,我都到河边的一片树林里去散步,顺便挖一些知了猴。带了铁铲,塑料瓶,手电筒,在每棵树的下面仔细寻找。有时候,会发现一个很小的小洞,边缘微薄,用手轻轻一触,洞口迅速变大,往里一瞅,一只知了猴正躲在里面惶恐不安地瞪着眼睛,两只前脚拼命抓爬。用手轻轻捏住它的头部或大爪,一下子就拽出来了。极有成就感。如果洞太深,知了猴躲在里面够不着,就需用铁铲子挖一下了。捉到的知了猴放进塑料瓶子里,瓶子里放点清水,或把塑料瓶子烫出几个小孔,放进去空气以供它们喘息,才不至于立刻憋死。

寻找知了猴其乐无穷。在树林里慢慢地踱着步,像工兵排地雷一样胆大心细。头顶是悠扬的蝉鸣,脚下是暗藏着许多知了猴的泥土。许多老人孩子、青年媳妇、大叔大妈都在很认真地寻找,每寻到一个,心中都暗喜不已。潮热的空气在身边弥漫,满树的绿色肆意挥洒,不仅仅是为了一盘天然美味,还有这寻找过程中忽然发现时的乐趣。

傍晚时分,天色微暗,有些知了猴悄悄爬出地面,向着附近的树木匆匆爬去。打开手电筒,很容易地就会照到。有的小孩每照到一个,会高兴得喊起来:看!我又找到了一个!也有犹豫不决的时候,有时心情还有点沉重。有一次,我的手电筒忽然照到了一只拼命往树上爬的知了猴,它好像晓得被发现了,紧张地缩作一团,看它这个样子,顿生怜悯之心,真的不忍心把它拿下来。还有一次,手电筒刚照在一只在树上已经爬得很高的知了猴身上,它立刻从树上掉下来,装死似的,伏在草丛里一动不动,感觉好像很有心计。据说一只知了猴在地下,至少需修炼三年才得以出世,飞翔的梦想实属不易。心想,我原也不是那图财害命之人,何以也扮起了这剪路劫命的角色?

但从一些资料上来看,大多说蝉是害虫,因为蝉的幼虫躲在土下面,靠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维持生命,成虫靠吸食树汁和树浆为食,而且雌蝉在幼小的树枝上产卵,树枝干枯掉落,会对树木带来伤害。我想,也许捉走一些知了猴,对大树是有一定好处的,不至于使知了猴灭绝,也不至于使大树受到太多伤害。阳光、树叶、蝉鸣是夏天最完美的搭档,蝉鸣是大自然赋予夏天最美妙的音乐,没有了蝉鸣的夏天将是多么枯燥无味!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举着他的塑料瓶给我看,说他已经捉到了两只。我说,回家后让你妈妈给你煎了吃吧。他立刻反对,说他要拿回家养着,让它蜕皮,然后再放了它。他说,知了猴放到油锅里会烫得很疼,因为它也是一条命。我对他的话深表同感。每次炒知了猴的时候,我心里都紧张得难受,知了猴放进锅里,立刻扣上锅盖子,目不忍睹!

小时候,我捉了知了猴也是舍不得吃掉。我把它放进蚊帐里,看它慢慢蜕皮。晚上放进去,第二天早晨醒来,第一眼总是先看到蝉蜕。四处寻找,才发现躲得很远的嫩嫩的蝉。翅膀起初还带着淡淡的绿色,不久就会变成黑色。新鲜的蝉放在手里怎么舍得立刻放掉?拿在手里把玩,仔细观察,那两只像小灯笼似的乌黑的眼睛,圆圆的凸凸的,据说是复眼,能看到多个方向的东西;它有六只脚,两只前脚蟹爪一样锋利;两只脉络分明的羽翼,十分漂亮。如果是个哑巴,就一声不吭;如果是个响巴,腹部有两扇大大的鳞片,就会吱吱地响个不停。

晚上,树林里的手电筒光柱交错,人们像淘金的一样,专心致志地寻找着知了猴。经过这样地毯式的搜索,在敌人这样强势的扫荡之下,仍然有勇敢的知了猴爬出来,它们前仆后继,层出不穷。

根据多年寻找知了猴的经验,我似乎总结出来一点秘密规律。我发现,其实树上的知了与地下的知了猴,是息息相通的。整片树林里的蝉鸣不一定同时响起,总是此起彼伏。你仔细听,这一片树上的知了哗哗叫开了,相应大树地下的知了猴也蠢蠢欲动,仿佛听到了树上同伴们的召唤,都急急地从地面探出头来。不信你就到这几棵树下找找试试,总是比在其他树下找到的多一些。

作者简介:刘彦菊,笔名:六月,山东日照莒县人。作品散见《神州文学》《山东诗歌》《山东散文》《齐鲁文学》《日照日报》等报刊和文学网络平台。

壹点号陆月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流金岁月捉知了猴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