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国庆美食#
每到夏天,知了在树上吱吱叫的时候,每天傍晚,村里的大人小孩,就开始在小树林里走来走去,有的拿着小手电筒到处照,有的直接在树上摸,摸什么呢?就是摸知了猴。
也许很多城市的孩子知道知了,却不知道知了的幼虫,也就是知了猴。
每到盛夏,捉知了猴,回家炒了吃,是农村的一道大餐,知了猴的肉比知了的肉要香要嫩,所以大家更爱从地面找知了猴,当然也有很多人从树上套知了,也能一起炒了吃。
不管是摸知了猴,还是套知了,一般大家是呼朋唤友,一起行动,一边找,一边聊天,几个小时过去,不管找得多,找得少,愉快的一天算是过去了。
春夏还有两道特别鲜美的食物:槐花和榆钱。妈妈最常给我做的是槐花饼和榆钱面疙瘩。
槐花饼是妈妈和面,揉面,把面擀成饼后,刷油在面饼的表面,撒上少许盐,撒上槐花,用擀面杖来回滚动,把槐花压入面饼,然后放在家里的平锅上摊平,煎熟,每个饼切成等分的几块,一家人分着吃,整个院子里飘着槐花和面食的香气。
(最多18字)
而榆钱呢,妈妈则是直接与干面粉拌在一起,撒些盐搅拌均匀,然后关键是一定要一点点地加水,一点点地搅拌,直到把面粉和榆钱搅在一起,变成一粒一粒的小面疙瘩,面疙瘩里裹着翠绿的榆钱,然后放在蒸锅上蒸。农村的那种大灶头里的锅特别大,蒸笼也大,满满一蒸笼的榆钱一出锅,简直是梦里都会让我淌口水的美食。
秋天的美食更是让我欲罢不能:炸蚂蚱,烤玉米。基本上是,父母在田里收玉米的时候,我们小孩跟在身后捉蚂蚱。捉蚂蚱之前要先采一株细细长长的草,很遗憾我忘记那株草的名字了。捉住蚂蚱后,要把它们一只只从背部穿在草茎上,像列队等着我吃的士兵。
在广袤的土地里,很小的蚂蚱我是不要的,只找那些大的抓。
父母收获完玉米的空地里,会堆起一个个干草堆,父亲点起火要把它们烧了,顺便帮我仍几个还算嫩的玉米在火边,把蚂蚱也放在火边烤,一会儿功夫,地里都是蚂蚱和玉米的香气。总之,因为这些吃的,我从来没有觉得当农民有多么辛苦,可能因为我只记住了食物的香气。
如果在地里没有烤蚂蚱,那么带回家后,母亲把洗过的蚂蚱放在菜里一起炒着吃也是很香的。
我到现在都记着:知了猴背部的那块肉特别嫩特别香,蚂蚱炸过后,这个身体脆脆的,带着一股肉的香气,但是具体哪个部位最好吃,我竟然已经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