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不久的“双12”购物节中,“扶贫助农赣劲十足”碧桂园江西五城联动直播活动赣南区域直播专场活动也圆满收官,当地“网红”、县扶贫办干部、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项目部干部纷纷走进直播间为农产品“代言”,累计售出10余万元农产品。
近年来,来自各界的创新活力注入到脱贫攻坚大潮之中,在我国汇聚成了*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从个贫困县到“清零”,中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各方的努力。
作为深度参与脱贫攻坚的民营企业代表,年以来碧桂园把扶贫上升到了主业高度,在结对帮扶全国9省14县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4+X”模式,助力33.7万建档立卡户脱贫。“在长期的具体扶贫实践中,我们聚焦‘人’和‘产业’两个关键因素,探索建立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机制。”碧桂园集团*委副书记、副总裁、扶贫办主任、国强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李静曾这样总结道。而教育和产业在其扶贫探索中,无疑是两大“牛鼻子”。
赋能人才,教育先行
(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们正在上课)
今年9月,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开学,这也是碧桂园捐建的第三所慈善学校。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马红艳满怀希望地走进了校门。
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最后一批脱贫“摘帽”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年碧桂园开始对该县进行结对帮扶,也为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改变。
今年中考结束,马红艳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看着家里还在上学的两个年幼的妹妹,她毅然决定去上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马红艳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靠种地获得微薄收入,因为母亲身体不好,家里供养三个孩子负担很大,初二时马红艳一度退学在家,后来在当地*府部门劝说下才回到学校。
“很多女孩子辍学后,就是帮家里做家务,然后成年就早早嫁人。”张璟蕊谈道。今年大学毕业后,张璟蕊果断报名来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当一名老师。她说,不只是因为专业对口,作为东乡人也想回到家乡。如今,她担任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2班的班主任。
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是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资近3亿元创办的一所慈善性质的全日制民办普通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贫困学子不仅免除学费、书本费、校服费、住宿费、伙食费等费用,每个月还会给他们提供40元或60元不等的补助,此外还有助学奖金。
(由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资创办的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
初三时,马红艳就得知了这所“免费”的学校,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能让自己学一门技术,还能减轻家里负担。如今她被分在了张璟蕊的班里,紧张的课程学习让她觉得很充实。
“孩子们基础比较差,但学习氛围很好。”作为班主任,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