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又名知了,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昆虫,然而它们一生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在黑暗的地底度过。蝉的幼虫在地下一般要生活2到3年,长的要生活5到6年。在美洲,甚至有一种蝉,每隔17年才孵化一次。
在长久沉寂的等待后,蝉的幼虫方从地下钻出来,艰难地爬上草丛或树梢间,脱掉浅*色的蝉衣,有了飞翔的薄翼。
而后是在阳光下短短一个月的嘹亮歌呼,在完成种族延续的重任后,它们便会无声无息地“死”去。
但蝉的死亡,其实是另一种新生。2到8周后,卵中孵化出的幼虫就会离开树干,来到地面,打洞,钻进泥土深处,在十多年的蛰伏后,重新振翅于阳光下。生命便是如此的,年复一年,循环往复,不知疲倦。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在蝉这里,得到了最美好的诠释。
蝉常常栖息在高枝之上,鸣声高亢嘹亮,加上它餐风饮露的习性,在文人墨客的眼中,蝉便成了高洁品格的象征。
宾王的《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以及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以蝉自比身世,自喻清高品格。
蝉又往往是与秋天并排出现,秋的萧瑟,蝉叫声的悲凉,同样会让人生出哀婉。
元稹《送卢戰诗》:“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红树、蝉声、夕阳、白头等诸多意象的组合,不禁让人生出人生聚散无常的苍凉之感。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早蝉》)”,其实蝉又如何知道人们的心事呢?蝉鸣所谓凄凉,也多是人自我情绪的映照。
惆怅的,并非蝉儿,而是人自己啊!
往期精彩
古典诗词里的绝美意象|鸿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古典诗词里的绝美意象|冰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典诗词里的绝美意象|梅花: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