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与AR探究镜、AI拍机等前沿设备让现场观展有了更多精彩互动,5G云上专区更实现了“闭馆不闭展”。随着“国际博物馆日”北京主会场活动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与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简勤共同为市民开启了“博物馆5G新生活”。
借助5G技术,这次各方打通文博线上线下全场景服务体验,通过新技术、新应用,高科技让博物馆得以无处不在,助力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事实上,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发布,文物科技创新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文博的科技创新数字化建设,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科技正在让传统文化变得更有趣。当天在北京首都博物馆“悦空间”文化展中,中国移动咪咕提供了基于5G等技术的AR探究镜、AI拍机等前沿设备,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感受5G赋能下新文博、新文创的独特魅力。
在西周青铜文物“伯矩鬲”的展区里,市民张先生手持AR探究镜扫了一扫,在增强现实技术赋能下,就看到了色彩艳丽的高精度数字复原画面,听到了生动的音视频讲解为他娓娓道来背后的故事。
很快,不少观众都得知了“伯矩鬲”的历史典故。原来它的全称是“牛头纹带盖伯矩鬲”,在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是中国青铜文化颇具代表性的器物,同时它也是一件礼器。它具有西周早期青铜鬲的典型特点,形体较大,纹饰繁复而精制。比较罕见的是,它还带有青铜的器盖,不同于一般青铜鬲因为原来用木盖所以出土时都已无盖。该器的装饰以平雕、高浮雕和圆雕相结合,颈部有一圈平雕的夔纹,盖内及颈部内壁还铸有铭文。
为了满足市民对博物馆线上观展与消费的需求,由咪咕圈圈App定制的“博物馆5G新生活”云上专区,也开始用不落幕的文博数字“窗口”方式,供大众随时畅享趣味新体验。
在“博物馆5G新生活”云上专区内,市民不仅可以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解锁博物馆日现场活动内容,还可以体验条漫、短视频、影视剧、图书等丰富多样的精品内容,一站式读懂文物和历史背后的故事,实现“闭馆不闭展”。
借助5G技术,为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线下观展需求,目前“博物馆在移动”一站式预约平台也已正式上线,用户可通过“咪咕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