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底,就听说郭怀宽老师要出诗集了,心中甚是期盼。结识郭老师有三年时间了,她很低调。诗集出版后,她并未大张旗鼓地召开新书发布会,只是悄悄约上十多名诗友,亲手赠送上她亲笔签名的诗集。
诗集叫《雨有时横着走》,书名起得有点云里雾里。拿到书本后,我急不可耐地打开看看,企图从字里行间寻出些许蛛丝马迹,读懂它。
《雨有时横着走》共分四辑。第一辑是“生活感悟”(31首),第二辑是“故乡风景”(25首),第三辑是“情感天空”(30首),第四辑是“诗人力量”(24首)。
在评论之前,我想先说说文字的意义。作为有价值的文字,一是记录历史,警醒后人,以史鉴今。二是感悟天地,给人力量,引发共鸣。郭怀宽老师写的第一辑,属于后者。有人说,自个的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儿女。的确,谁都会格外珍惜自己的原创文字,郭老师亦如是。在筹备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郭老师还遇上一段小插曲。当时她丈夫是极力反对她出书的,认为自费出书就是把钱扔进大海,毫无价值。而郭老师却像孕妇呵护着肚里的孩子般,一定要把她的文字“生”出来,与读者见面。在这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郭老师怎可能作出让步呢!虽然她平常很听老公话,但这次她一定要老公听她的。这,就是文字的威力!文字有时会让人变得无所畏惧。
郭老师在第一辑的《一帘清香》中写道:“无须刻意去讨好/只要抓紧春天/把生命枝条插入泥盆。”写得多好啊!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若自己不去成长变强,讨好谁都没用。
《生命堤岸》中写道:“沉重的肉身/背负太多时/注定要淹没在洪水中。”在纷繁的尘世中,每个人都要学会放下,如此方能轻松前行。
《知了》:“蛰伏于黑暗的泥土中/忍受肉体之痛/艰难地蜕变。”世人只知蝉鸣声的清脆嘹亮,却不知蝉蛹在黑暗无边的地下历经几番挣扎蜕变。
《飞蛾》:“是谁让一把火如此蛊惑/知道你向往光明而在发光/知道你向往温暖而在发热/这一刻你动容了……深情地冲向那抹光……只能说没爱对。”谁不向往光明?谁不渴望温暖?只是,人间诱惑太多,陷阱太多,钓钩上的鱼儿多死于美饵。
《我需要一次远行》:“为了诗和远方/我需要一次远行/灵魂和身体必须在路上。”如果说诗歌是虚幻的灵魂,远方是未曾到达的景点,那鲜活的肉体就是载体,我要让三者合一,把理想融合于现实中。
《一棵开花的树》:“放下所有执念静待花开/我就是一棵开花的树/等你来看/生命的每一次花开。”多么优美的句子啊!花有开时,亦有谢时,但我只想在我灿烂花开时,你来看我……
《那个叫家的地方》:“不管生活有多苦多累/回到那个叫家的地方/就能舒坦地活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堵无形的墙,在外不易敞开,那是防范的需要。可在温暖的家里,这堵墙却消失于无形。置身于无需设防的家,轻松快活的感觉真好!
《上岸的鱼》:“我是一条鱼/一条上岸的弹涂鱼/你看,我行走跳跃得多么欢实。”满足于现状,是最省力的。但当现状变得恶劣时,你不愿去改变,不努力尝试寻找一种新环境新活法,也许死亡就离你不远了。这叫向死而生。
《在雨中》:“雨落在诗人身上/正好执笔蘸雨/为体内那股清泉源源不断/谱写爱的篇章。”诗人是敏锐的,一花一草一木皆可成诗。每当冷雨拂面之时,便是文字喷薄之际。
《远山》:“只有越过一座座山/才能真正体会/山外有山。”古人说的话大多不会错,因为那是经验的累积。但若不亲身体会,你却很难理解其深意及内涵。正如从没坐过飞机的人,肯定以为肉眼所见的云层就是天,但在云层之上却还有一重天,再向上也许还有三重天、四重天……世界远比你想象中的更繁花似锦。
《不要固执地惦记着春天》:“夏天比春天茂盛/秋天比春天饱满/冬天比春天洁净。”人啊,你只管往前走,不要让过去成为你的负累。不管曾经的得与失,荣与辱,都让它随风飘去吧!
《月光之盏》:“今夜,点一盏月光/让黑夜、月亮和我尽情绽放/让无眠的我和文字/穿越时空来到梵净/让一颗身处浮世的心/不再浮躁。”谁也躲不过岁月的风霜,往后余生,孤独将成为每一个人的常态。而唯有文字,才可陪伴我们走过孤独。文字是有灵性的,只要你跟它相处久了。
郭怀宽老师是一个实在的人,正如她的文字那样踏实。郭怀宽老师是一个心性善良的人,正如她的文字来得那样纯粹。
衷心祝贺郭老师的诗集《雨有时横着走》出版发行。期待郭老师有更多的新诗集面世。
生命是有限的,文字是不朽的。
本文来源:湛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