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画艺术ID:quicksnowfall」
素材节录自化学工业出版社《国画技法详解:草虫禽鸟篇》,勾秋晗编著,仅摘录部分内容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虞世南《蝉》
一、认识蝉
蝉又名知了,C体长2-5cm,有两对膜翅,复眼突出,单眼3个。夏天在树上鸣叫,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其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汁液,对树木有害。蝉蜕下的壳可以做药材。+蝉最初是幼虫,后来成为地上的蝉蛹,最后变成飞虫,所以蝉在中国古代象征着复活和永生。蝉亦是禅,所以蝉自古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二、蝉的画法步骤
步骤一:中墨调浓墨,中侧锋画背部,要画出背部的浑圆质感。↓↓↓
步骤二:重墨画颈和头,浓墨点眼,留出高光。↓↓↓
步骤三:定出前足位置。↓↓↓
步骤四:重墨画前足,要见笔触。↓↓↓
步骤五:淡墨虚笔画翅,根部粗重,用笔要略重略实,翅梢部轻,用笔要虚。↓↓↓
步骤六:淡墨调浓墨画露出的腰腹。翅膀遮盖和后面的部分,墨色要淡,结构稍模糊些。↓↓↓
步骤七:浓墨画中腿和后腿,注意粗细变化;细笔勾翅膀筋脉,根部实,梢部虚。↓↓↓
三、创作参考↓↓↓
四、作品赏析
齐白石蝉与雁来红▲
在齐白石的画中,蝉也是一个常见的题材。他笔下的蝉,用笔简练精妙。+这件作品扑面而来的是满眼的红色,一横一竖的两枝雁来红交汇于画面右侧,一左一右的两处浓重墨色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两枝娇艳的雁来红,单色为之,淡色画叶,重色勾筋,浓淡自然呈现。左侧一只匍匐在雁来红叶子上的蝉似乎正在鸣唱,仿佛在认真地感受那浓重的秋意,体会那深重的露珠,工笔画的蝉细致逼真。+就这件作品来说,对比无处不在,既有色彩对比,左侧刻画入微的蝉和右侧重墨“萍翁”呼应,与大面积的红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有工与写的对比,精细入微的工笔蝉与大气磅礴的写意雁来红,又是一个鲜明对比。
齐白石鸣蝉图▲
倪田高树晚蝉▲
刘奎龄螳螂捕蝉▲
赵叔孺春树蝉鸣▲
温其球(-)柳叶鸣蝉▲
处处萦空百万枝,一枝枝好更题诗。隔城远岫招行客,便与朱楼当酒旗。锦城分得映金沟,两岸年年引胜游。若似松篁须带雪,人间何处认风流。司空图十首之二。
于非闇柳蝉图▲
于非闇柳荫蝉鸣图▲
张大千柳荫蝉鸣▲
水阁喜新晴,熏风吹入户。一声复一声,蝉鸣在何树。
王雪涛树蝉图▲
殷梓湘鸣蝉图▲
高柳枝宜托,长鸣远益清。伴余垂钓处,雨过夕阳明。
唐云柳蝉图▲
赵少昂月柳寒蝉▲
更多赵少昂画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