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乡村野味蟟猴 [复制链接]

1#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www.xxzywj.com/npxxx/npxtj/780.html

我们家乡有一种野味,其蛋白质含量比牛羊肉、猪肉和禽蛋都高许多,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体虚、疾病患者康复,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补充机体代谢等也有极好的食补作用,它,就是蟟(jiéliáo)及它的幼虫蟟猴。

过去人们认为蟟喝露水,其实它们吸食树汁。产上蟟卵的树枝干枯掉落在地下,蟟卵随之入地,深入地下孵化出幼虫叫蟟猴。

蟟猴把嘴扎在树根上吸食树汁,经过多年的生长后,在夏季入伏时就开始破土而出,经九死一生、躲过数劫的蟟猴才能金蝉脱壳,先在头背部裂开一道缝,挣出头来,然后往后一仰,使皱缩的双翅展开,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蟟,开始下一个“蟟生”轮回。

蟟猴面目狰狞,十分吓人。第一个吃螃蟹人是勇敢与创新的代名词,第一个吃蟟猴的人应该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齐名。

蟟,是蝉的一种,古今中外,地区不同称呼也各有不同,在我们莱阳,又把它叫作马遮留。古用字是蛭(zhì)蟟,蟟,今用字是知了、遮留,皆声之转音。古人又称为蜩(tiáo)。《莱阳县志》“物产”一章记载:

“蝉,种类亦繁,俗通称都了,一称蟟,其最大者曰马蜩,俗称马蟟,声弘而长;有螓(qín),其生最早,鸣声清脆,俗呼咨咨;有螗(táng),其声清圆,俗称乌友阿;有螀(jiāng),一曰寒蝉、一曰寒蜩,鸣于日暮,其声幽扬,俗呼福得来,皆以其声名之。又有草蟟,形最小,鸣丛书草中”。

螓,根据其叫声俗呼为咨咨,其体形短小,方头广额。有个形容女子貌美的成语叫“螓首蛾眉”,是形容美女额广而方,眉细而弯。意思是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这里的“螓”,就是咨咨。每年夏至前后收割小麦的时候,咨咨就出来了,它连续“咨咨咨”不停地叫,声音尖细。

乌友阿、福得来出来较晚,一般在末伏以后才能出来,它们出来咨咨就没有了。不过这些东西都没有人吃。而蟟和蟟猴儿则是我们家乡的美味。

要吃蟟首先要捉蟟。小孩子从家里偷点麦子,用嘴嚼成稠糊状,或偷点白面,用水和成团,放进水中反复揉搓洗出面筋,用扁豆叶把面筋包起来,夹在腋窝,不大一会面筋就发粘了,拿出来包在细长的小竿头上,轻轻粘住蟟的翅膀,它一旦被黏住翅膀,就难以逃脱。

捉下来蘸点唾沫从蟟的翅膀上剝下面筋,用预先准备好的针、线从蟟的胸、背部串起来,把面筋包在长竿头再粘。面筋的黏性非常强,能反复使用半天。有时候用马尾巴上的马尾毛系个活扣,绑在长竿梢头套蟟。

蟟较迟钝,由于马尾纤细光滑,即便被触碰到了它也不会警觉飞走。只要你凝神静气稳住长竿,将马尾套对准蟟的翅膀,向上一推一拽,勒到其外翅根部,就套住了。有时树太高竿子够不着,就喊:“蟟蟟往下退,大花褥子大花被。”碰巧了它还真能往下退,一中午能粘一大串子,回家放点盐上锅炒着吃或烧着吃,条件好的可以炸着吃。

捉蟟是个细心活,必须要集中精力,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先秦·庄周《庄子·达生》中讲的“佝偻者承蜩”即驼背的人捉蟟的故事,说明了凡事只要专心致志,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艰苦努力,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也不例外。

到了晚上,在大树下抱些干草,点上火,火苗窜起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叫了一天的蟟,见了火光,一齐朝火堆飞去,可能它们也有趋光性吧,蟟翅膀被火燎去了,身子烧熟了,大人孩子一齐围在火堆周围,用小棍拨拉着拣烧熟了的蟟吃,尽情享受原生态美味,连烟呛带火燎,鼻涕眼泪,一个个成了大花脸。

不过,蟟肚子不太好吃,有股说不出的味道,一般没人爱吃,只吃胸脯、脊背部分,哑巴(雌性)蟟的味道相对要好一些。

最好吃的是蟟猴。白天,在树下的地面仔细地寻找,如果发现有手指粗细的洞就是已经出了的蟟猴窝,则不用管它;如果发现有豆粒大小的洞,用手或小棍轻轻一抠越抠越大,肯定是个蟟猴窝,有时会看到蟟猴瞪着眼睛趴在洞口,胆小的可以用小木棍或草枝伸入洞穴,蟟猴夹住了草棍,轻轻地把它提出来,胆大的直接把手指伸进洞内,捏住他的前腿或任它夹住手指,把它从洞中带出来。

有的洞太深看不见蟟猴,我们管它叫渗(音)猴儿,掐一段麦秸草或小草轻轻插进蟟猴窝,静观一会儿,如果草动了,说明里边有蟟猴,舀一小筒水灌进洞里,蟟猴就灌出来了,或直接拿铲子挖出来。一般抠不很多,但乐在其中。

天黑下来,就去摸蟟猴。那个时候买不起电棒子(手灯)大都是顺着树摸,一晚上也能摸不少,回家扣在盆下或放在蚊帐内,第二天早上就变成黄绿色的蟟了。摸蟟猴时树下蛤蟆绊脚,有时也能碰上刺猬,稍远处黄鼠狼两眼放着绿光,都在虎视眈眈瞅着蟟猴,这些都是蟟猴的天敌,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来捕捉这些蠢蠢欲动的蟟猴。

这天敌那天敌,都不如大写的“人”这个天敌,现在科学发达了,也不用摸蟟猴了,都用各种手灯去照。五龙河两岸的沙窝地栽的梨、苹果、或其他树,在树下围着果树挖个象锅似的坑,在树上缠上塑料膜,到了像晚,知了猴纷纷朝着树爬去,到了“锅边”就滚到“锅底”去了,朝树上爬,塑料膜发滑爬不上去,要往回爬,一爬随着沙就往“锅底”滚,人只要巡迴挨个“锅”拣就行了,一晚上就能拣半塑料桶。

吃不了就装矿泉水瓶里,灌上水放在冰箱冻起来,什么时候吃从冰箱拿出来化开怎么吃都行。最好吃的是蟟猴刚羽化脱壳时,浑身发软,翅是绉的,这时候吃,一点皮吃不出来,连翅就吃了。如果翅伸开了,身体变黑、变硬了,吃头就差若干了。

蟟猴吃法极多:清煮、干煸、油炸、烧烤……只要你愿意怎么吃,就可以做出随心所欲的佳肴美味。

蟟猴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过敏体质或者对高蛋白过敏体质的人不宜食用或慎食,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