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说到潜伏,这种蝉比人类特工更可怕,一 [复制链接]

1#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前言

说起夏天,你会自动联想到什么?雪糕、西瓜、热风、还是蝉鸣……在我国,蝉十分的常见,又因为它的叫声听起来是“知了、知了”的,所以人们经常把它叫做“知了”。在很多人的幼年记忆中,“蝉”这一物种是既好吃又好玩,儿时在村子里,经常三五成群地拿着网兜去捕知了。不仅蝉好吃,蝉的幼年体“知了猴”也是非常的美味,现在很多家烧烤店的菜单上还有“烤知了猴”这一选项。

不仅如此,蝉蜕的皮还具有药用价值,所以一到夏天的夜晚,打着灯找知了猴皮的小孩就特别的多。盛夏将至,又快到了能够大快朵颐“知了”的时间了。在我国,为了应对每年的烧烤旺季,还需要通过人工养蝉的方式才能填补市场货缺。但是对处在北半球的另一个大国美国来说,民众对“蝉”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蝉”的出现对他们无疑是一场噩梦。

昆虫界的“潜伏者”,堪比人类特工

美国人最为惧怕的这种蝉叫做“17年蝉”,命名的缘由是因为它能够在土里“潜伏”17年,堪比人类特工。在潜伏期过后,它才会在地表温度18℃的时候破土而出。夏季白天炎热,所以它们选择蝉蜕的时间一般为晚上。再加上它们的天敌很多都是昼出夜伏的动物,晚上破土而出的它们还可以有效躲避天敌的捕杀。

羽化后的“17年蝉”会迅速泛滥到美国的十几个州造成蝉灾,尤其是在美国的东海岸地区,每年一到5月份蝉灾最为严重,数量更是达到了上万亿只!“17年蝉”也能够称之为”周期蝉“,这是一种北美洲特有品种。在世界中其他的蝉寿命一般在3到9年之内,但是“17年蝉”十分的长寿,它们的寿命基本在13年到17年内。外形和我们在夏季常见的金蝉相似,个头要稍逊。

羽化之后躯体呈现黑色,翅膀为半透明的的褐色,还有一双会泛红光的眼睛,在夜里十分明显。周期蝉对人并没有什么害处,不会像蚊子一样肆意叮咬人和动物,但是它们飞行缓慢,经常会撞到障碍物上,在北美洲生活的人也经常与17年蝉发生”车祸“。羽化之后的十几天内,周期蝉就积极寻找自己的伴侣,雄性会在交配之后立即死去,而雌性则在产卵后才会死去。

美国人的蝉鸣噩梦

周期蝉虽然并不会叮咬人类,但是也有很多令人反感的时候。首先是它们庞大的种群,即使在周期蝉出土的时候,会有很多喜虫子生物进行大量捕杀。但是每年美国周期蝉的数量都能到达上万亿只。在美国,经历的第一次蝉灾发生于年,当时天上密密麻麻飞的都是周期蝉,跟过境蝗灾类同。根据相关研究得,蝉灾严重的地区每亩地会爬出万只蝉,密密麻麻的一片,让民众十分的烦恼。

其次它们还会整日在屋前房后不厌其烦的“嗡嗡嗡”地叫。试想一下,几万亿只蝉不分昼夜地鸣叫,可制造高达分贝的噪音。就相当于人们整天生活在汽车鸣笛一般的声音中,很容易造成精神衰竭。在精神生理的双重不适下,以至于很多人对周期蝉讨厌至极,想要一举根除。

最后是它们对植物的伤害性,周期蝉以植物的枝叶为食,尤其喜欢吃小树的枝叶。除此之外,雌性周期蝉在生产时会炸开树皮,幼虫会以吸收树木的枝叶为生。当长成蝉蛹之后,就会在地上打洞生存,在土里也会啃咬树木的根部。周期蝉最喜欢出现在美国的农场中,有很多农场的庄稼、果园被损害严重。

为什么蝉会有周期?

蝉有周期性其一可能是为了躲避天敌。处于食物链中的蝉,具有很多的天敌,鸟、鸡等这些寿命较短食虫类生物。所以设置周期就能让天敌无法预测它们的出土时间,这样就会很好保证存活率。但是,但是这种解释也具有漏洞,因为现存已知蝉类有多种,除了“17年蝉”之外,并没有其他蝉类延续这种生存方式。

其二可能是为了适应冰期。科学家研究得,周期蝉诞生于万年之前,刚开始的时候它们并不能生存17年,直到地球上的冰期改变了它们。蝉喜欢夏日,遇到寒冷的天气就会出现大批量的死亡。为了不被冻死,所以它们便潜入土壤深处,躲避严寒,长期以往便形成这种17年一遇的“奇景”。

结语

“17年蝉”在地球上演变进化了万年,在早期人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它们已经存活于地球上了。在2万年前,周期蝉迁移到美洲大陆,它们遵循着自我生存规律,但是伴随着气候的恶化,一些良性“17年蝉”已经灭绝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劣性物种,然后为了生存开始进一步的进化。

“17年蝉”在当下环境影响下,周期越来越短,逐渐以“量”取胜。对于中国来说,这一物种无疑是美食,但是在美国并没有吃蝉的喜好,只能通过喷洒药水的方式进行去除,浪费时间多且成效不显著,所以针对“17年蝉”美国人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