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至来临,又到了捉金蝉的时节 [复制链接]

1#

每年夏至就是金蝉出世的时候了。可见时间如白驹过隙,快的让人措手不及。昨天的我还在为春天的美惊艳着,沉浸在春花烂漫之中,欣赏这如斯的明媚春色。今天却已然恍如隔世了,夏天就这样匆匆的代替了春。

金蝉,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每年夏夜都会从树底下洞穴里钻出来,爬到树上蜕变,羽化成飞蝉,我们叫它知了。通常大约四五厘米长,翅膀基部黑褐色,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的是雄性,不会鸣叫的是雌性。它蜕下的蝉皮是药材,可以做药材,有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之功效。村里的供销社每年都收购,15元一斤。未变成飞蝉时我们那里叫它爬蝉,收购价格是0.5元每只活的爬蝉。

3岁时,夏天到了,一次陪父亲去田间,看到十几只知了趴在泡桐树上高声歌唱,我央求父亲捉一只给我,当父亲爬到树上,快接近他们的时候,知了一下子全部全飞走了。当父亲从树上下来时,知了又飞回到原地。父亲捡了一只刚死去的知了给我,我拿着它心满意足地笑了。

我如今依旧清晰地记得,我拥有第一只金蝉时的情景。

那是在5岁时的暑假里,那时的我刚刚从幼儿园毕业。我和邻家的伙伴们一起挖蜣螂的洞穴,结果一箭双雕,挖到了金蝉的洞穴,于是我便第一次认识了这位新朋友。

刚开始我还很害怕,感觉这是比马蜂还可怕的生物,以为这个陌生的生物会对人构成威胁。可是比我大两岁的伙伴小明告诉我,他唯一的武器就是两个前肢,可以夹人,被夹到会有些疼。金蝉对人没有危害,而且可以食用。如果把他拿去卖,可以卖5角钱。如果把他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就可以蜕变为知了,不过这样的话就不能吃了,知了只能拿来喂鸡鸭。那个挖到的金蝉自然是他的,成为了他的宠物,而我只是一睹真容而已,但也为我接下来拥有自己的金蝉提供了条件。

我的伙伴小明上午刚挖到了一只金蝉,然后我们玩了不知多长时间,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便各自分散回家了。我回家后发现家中没人,便去田地里找父母,让他们回家给我做饭。在没有钟表的时代,我们只知道,什么时候电视剧不播了,什么时候父母就该回家给我们做饭了。我如果不去田地里,父母便不会回家,因为他们总想着多干一会。

这一次去田地里,像往常一样喊父母回家做饭,又像往常一样回家。在路过那片童年的小树林的时候,我走的是下坡路,所以要注意脚下的路。忽然间,似乎有一只金蝉在我眼中一掠而过。我想不可能是幻觉,于是来回重复了好几次走路的场景,终于发现,原来是一只想要出土的金蝉在往外爬。

虽然洞口已经完全敞开了,但是洞内的墙壁太光滑,所以这个金蝉从昨晚至今,都没有爬上来。看着金蝉一遍又一遍地往上爬,一次又一次地跌落,我忽然间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人性之善大概就是如此吧。

我发现这个金蝉身处的困境之后,马上意识到应该把他救上来,于是开始把食指伸进洞中,让他用前肢夹着我的食指,以便我把他带出来。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思维,金蝉也是。金蝉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意,用前肢夹着我的食指往上爬,不过洞的直径太小,不能爬出来。我也无法用食指把他带出来。接下来,我开始用细小的树枝来解救他,我把一根小树枝放在了洞里,这回简单多了,金蝉爬上小树枝之后,我直接把他带了出来。

金蝉在我的手掌之中,很安静,也很温驯,好像知道是我把他救出的,十分感激我。下午的时候,我带着金蝉去了小明家,我把我的金蝉也交给了他。他把一根木棒插在了阴凉的土地上,把两只金蝉放在了木棒上,这两只金蝉好像得到了指点一样,爬在木棒的高处后一动不动,开始蜕变。

第二天我去小明家的时候,小明对我说:“那两只金蝉蜕变成了知了,已经飞走了。只留下了两个外壳。金蝉脱壳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成语。”

后来,我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蝉壳也是可以卖钱的,便开始搜集蝉壳,卖的钱用来买学习用品。

小时候,每到这样的时节总希望夏至快点到来,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满世界的找金蝉了。这个时节,金蝉刚刚出土,我和小伙伴们就在家乡的土地上来回的寻找着,有些时候可能会找遍整个村落的树林,来回找上好几遍,乐此不疲。

暑假后,阳历6月20日至8月1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

1。下午到村外的白杨林里,在地上寻找米粒大小的黑洞,也就是金蝉洞。这时的爬蝉已经把洞穴接通地面了,留下薄薄的一层土,只出现洞眼,等待夜幕的降临,天黑后才爬到大树上进行蜕变。我们发现一个十分特别的黑洞,就轻轻戳一下,如果是金蝉洞,就会出现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洞穴,然后小心翼翼把其用树枝带出来。披着黄金甲,戴着头盔,配着利剑,振动双臂,看着一个个全副武装的勇士被俘虏,偶尔夹一下手就当是最后的挣扎抵抗,一股征服的暖流涌上心头。

金蝉出洞的时候会用有力的前爪扒开洞穴的土层,一点一点,慢慢的开掘着,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会不知不觉的出洞,然后爬到大树的高处,蜕掉外壳。白天的时候寻找金蝉不易,需要明察秋毫,金蝉的洞口挖的很小,到夜晚才会彻底打开。所以不容易寻找。但是要想找到也不难,需要借助一些指引。金蝉的天敌是很多的,爬蝉和飞蝉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也是鸟雀们的最爱。这也是有明确的分工的,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地面上的爬蝉就基本上全部归“陆军”鸡群了,空中的飞蝉基本上归属“空军”鸟雀了。

所以,白天找寻爬蝉的时候,我们要留心鸡群的动态,因为它们比我们更谙此道。每次当鸡群找到的时候,我们就赶走鸡群,然后爬蝉就归我们所有了。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要是在夏至这几天能下点雨,就更好了。这样爬蝉在洞里会被雨水浸泡而缺氧,纷纷都会爬出洞来,即使不出洞,也会洞门大开。这样我们就得心应手了。

2。一到傍晚,我们就会三五成群地拾金蝉,趁天还没黑,我们就在树底下找挖中间有小孔的地洞,用树枝伸进去,试试有没有钳子夹手,有的话,捞上来,浑身沾满泥土的金蝉就这样横空出世了。夜,悄然降临,万籁俱寂。月光温柔的撒在树林里,蛐蛐在嘶嘶作响,杨树上的蝉儿依旧鸣叫,蓦然想起“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情境。天黑后7:50至9:00,就围着白杨树巡视,虽然那时家里没有手灯,我们这些孩子却有夜视能力,凡是影影绰绰的都能察觉到。月有阴晴圆缺,每逢圆月,月华如霜,树林里如同白昼,爬蝉的每一只脚趾都能看到,捉的数量也更多了。偶尔有侥幸的攀了高枝,就可以逃过一劫,当然它要爬的非常高才行,不然,我们会借助竹竿把它们敲下来的。回到家后,几个人的集中起来腌在水中,第二天早上便能吃到油炸金蝉。一天下来我们会收获颇丰,小时候常和哥哥去抓爬蝉,能抓到很多。

3。每天早起后,拿起长竹竿,在林子对每棵树巡视,从树根部位到树干,然后是树枝和树叶,平均每棵树检查不超过3秒钟,便已知道有无蝉壳。然后用竹竿敲打树的枝叶,在看到蝉壳落地时千万不要松懈,因为一旦落到草丛里,而你又反应迟钝,没有看到他的下降路线,那你就很难发现蝉壳了,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等到8月来临,爬蝉数量就不多了,一晚只能找到一到两只爬蝉,就把蝉壳拿到供销社去卖,换回钱来做学费。

童年的父亲,在春夏秋冬的季节里常常与田野往来,辛苦劳作,可是每年夏天,也能从田野边的树上拾到一些蝉壳,然后当做礼物送给我。小时候野猫特别多,父亲常常用机关捉到野猫,只要拘留在家一个月,这时候把猫放了,猫再也不会离家走了,走了多久,都不会忘记回家。在我眼里,父亲是那种个性犀利的人,但爷爷是那种个性温和的人。很少见到爷爷去跟别人去争论,他总是耐心讲道理。在田野里拾蝉壳遇到他时,我们总会看到爷爷留着一个光头,穿着一条背心或者光着上半身,肩头上搭着一条毛巾,看到我后缓缓的向我走来,然后拿出一个甜瓜给我。

记得有一次,同伴告诉我一个取巧的办法,往蝉壳腹部粘一点湿泥,重量可以加倍。我们到了供销社,我的心怦怦直跳,同伴却应付自如,收购员把蝉壳放在手里一握,发出清脆的破碎声就算合格,不然就说太潮要降价。当然,这次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然而,我却不愿第二次造假,以后卖前,认真清洗晒干,再去供销社。从此以后,没有再敢造假。

金蝉最喜欢在柳树上繁殖,然后把幼子产在树上,我们称“锥子”。因为雌金蝉的尾部会有一跟想针管一样的刺,产子的时候刺入树干,把幼子产在树上,所以我们形象的称之为“锥子”。

蝉的种类常见的有三种,最大的我们称之为金蝉,中大的我们称之为绿蝉,最小的我们称之为灰蝉。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抓金蝉,灰蝉和绿蝉据说有毒,有一种白粉物质附在身体表层,绿蝉通体成绿色,灰蝉通体成灰色略带黄色,所以我们都不敢抓。

这三种里,就数绿蝉的叫声最特别,也最好记,夏天也是葡萄上市的季节,而绿蝉的叫声就是——葡萄葡萄。所以记得特别牢。金蝉和灰蝉叫声是相同的,只是单调的“滋”声,了无新意。

套知了,乐在其中。知了一旦蜕壳,一个晚上就可以经历嫩黄、浅褐、深褐、黑褐等色变,羽翼也会由柔软无力到展翅高飞。套知了,就得结网,和鱼网形状相似。开始套知了,看到目标以前,必须得平心静气,悄悄靠近,免得惊飞了,徒劳无功。等在不知不觉中知了进了网,感觉网里振动,叫声渐小,可以收网了,手到擒来。

听蝉鸣,境由心生。盛夏,有了知了的欢唱,才多了一份风情。骄阳似火,身处山林,体验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除去烦闷不安,聆听蝉鸣,或者是单曲独唱,或者是共振和鸣,或者是指挥伴奏,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月明之夜,品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享受天籁之音,回归田园生活,好不自然洒脱。七月流火,秋天渐近,就可以闻到秋蝉的高鸣远唱:“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不再重复“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悲苦。高洁、聒噪、悲凉,不管何种情怀,都在蝉鸣中,希望能听到更多更优美的蝉鸣,来感染心境,发出灵魂深处的共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