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代表人物,好像老子的嫡传弟子,但是依然没有看淡人生的生死,因为庄子曾在知北游中如此说道: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作为天地之间的人来说,生命就像飞驰的骏马一样,嗖的一声就没了,人生易老,时光易逝。而老子则告诉人们,天长地久,万物长生。既然老子都说过了天地不死,人的生死并不可怕,那么庄子为何还有时光似箭的感慨呢?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庄子的内心世界,也没有真正看明白,老子的真正用意。其实老子想告诉我们的不仅是生死问题,还有私欲太重不能自度的深度思考。
老子说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长地久”这个词经常出在婚礼上,是用来祝福步入婚姻殿堂的一对新人的。老子从谷神不死的虚空能量,进一步地谈到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来说明万事万物紧密相联的普遍性。
既然是天长地久,那么天有多长,得又有多久?为什么老子不说天地永恒而用长久论述呢?
笔者认为,永恒代表着不变,而天地变化众人皆知,春天花儿开,夏天知了叫,秋天瓜果熟,冬天鹅毛飘,无不在显示天地的规律性变化。而天有不测风云,地有山洪地动,又说明了天地的变化无常,总之,天地一直处于动态的轮回变化之中,所以说,天长地久代表了一种动态的平衡。
为什么天地能有天长地久的平衡?老子说是因为天地不自生,所以能够天长地久。
为老子做注的隐士河上公注释说,不“夺人以自与”,意思是说,不干涉、不伤害、不夺取、不占有他人生命而为了自己的生命。
王弼注:“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认为自生会损人利己,不自生则奉献一切。其实并非说明天地的生育功能而是在说明谷神的功用。
魏源注释:“不自私其生,故能长生”。也肯定地说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便能天长地久。
由此可以看出,万事万物自生时,玄牝之门打开,会吸取天地精华而与其他万物之间争夺天地,覆盖大地,占取虚空;不自生,则不取,如果不取则玄牝之门关闭,那么万物收藏,天地露出原始的模样。
如果我们不加入人为的思想看天地时便会是:春夏万物自生,一片生机昂然,露出所生之物的颜色和形体,秋冬万物肃杀归藏,一片萧条,露出大地,谷神归藏。
很显然老子只是用万物的自生和不自生来说明了天长地久的涵义,并告诉世人生死不可怕,意在说明,自然万物有生就有死,生非长生,死非真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很好地说明了天长地久的自然现象,而许多道家人给出了很多玄之又玄的解释,其实只是给了人们更加无限的遐想,让我们更加的敬畏自然,教化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但老子又不仅仅是为了说明周而复始的生命现象,接着说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圣人效法天地的长生之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因为圣人少私寡欲,将自身置之度外,以无私为大私,所以成就了自身,并得到了世人的长久祭祀。
世人之所以祭祀圣人,就是因为有私欲,什么都想要得到,没有任何一个人祭祀圣人是为了失去的,这就是私欲,老子用圣人效法天地的准则,警示世人应该向圣人一样少私寡欲,并从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中找到出口,逃出私欲的折磨,这样才能天长地久,因为私欲无度才是最痛苦的,也是人最大的恶。何为私欲无度?就是自己的欲望不能达成,还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说服自己,最后在痛苦中不能自拔而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
有些人看到别人比自己拥有的多,而自己又得不到,那么他就受不了,其实就是因为私欲无度造成的。
而私欲无度又和成就没有太多的关系,因为大多数人之所以痛苦,并不是因为自己的不努力和懒惰造成的,而是看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同事等身边人比自己成功而痛苦。有时候感觉以前不如自己的人突然有一天拥有的东西比自己多,那么他就受不了,也会痛苦不堪。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三个姑娘在同一个公司上班,有一天其中一个姑娘的男朋友陪她逛商场买了一条非常好看的裙子,并且价值不菲。其中一个姑娘就说,下个礼拜我也让我的男朋友给我买一条裙子,他很爱我,肯定不会拒绝的,另一个姑娘没有男朋友,笑了笑没有说话,不过她悄悄地买了一瓶胶水,早早地来到公司,把胶水涂在了那位买了漂亮裙子的姑娘座位上。
这就是私欲无度,这种人佛都不会度她,她只能自度,但她却无能为力,这种无度的心态很普遍。
王小波说过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大旱,村里池塘都快干了,全村人都去摸鱼,后来里面的鱼几乎没有了,大人们也就不再来了,我和村里的小伙伴去池塘里碰运气,看看能否摸到鱼,摸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摸到,最后要走的时候,我突然摸到一条,其他人都羡慕极了,眼看天也黑了,又不能再继续摸鱼,我们就往回走,其中一个小伙伴气得直哭,突然抢过我手中的鱼又扔到池塘里去了。
现在想来那个扔我鱼的小伙伴,其实就是私欲无度的表现,当时他那样做,不过是无能自卑的表现,而自己不知道怎样宣泄这股力量,只能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来达到私欲,这就是私欲无度。
私欲无度使自私的性格变得非常明显,他们德行差,别人对他的评价不好,久而久之,没有人再愿意和他们来往。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私欲无度的心态变得美好起来呢?其实也很简单,少私寡欲,那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尽可能无私的人,只要乐于奉献,不急功近利,不因小利而计较,不因大利而算计,最后会发现有舍也会有得,并会天长地久。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庄子所说之话的用意并非是在感叹生命的短暂,而是教人抓住人生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虚度光阴,一定要把自己精力用在该用的地方,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