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回家,与故居的重逢 [复制链接]

1#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这是记忆中的场景,更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一到农历的腊月,年味就仿佛四溢开来。空气中骤然多出来的年的味道,又一次催促着我归家的脚步。或许是乡音乡情,或许是风俗民情还保留着原有的乡土记忆,但是回家过年,就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

小时候,我总希望自己快快长大,长大后可以离开这个小小的城市去寻找更加广阔的世界。但哪知我这一走,却留在了另一个城市,虽没有远离家乡,但确是“近乡情更却”。之后,一直停留,停留,再停留。不断的停留,我离家乡却是越来越远了,我离童年也越来越远了。我就算是找了许多许多回家的借口,却总是找不到回家的时间了,思乡、念亲的情愫时刻在心头缠绕,回家的路一直在我梦中蔓延。

望着火车站中人来人往的候车厅,我知道,这个城市是别人的城市,却独独不是我的,我有自己的城市,我得回去看看我的家。

已经许久没有回过老家了。久到我约莫已经忘却了具体的年数。也许是5、6年,又或许是7、8年。回家的火车上人很拥挤,人人的脸上都带着回家的笑容,期盼家中的温暖。我也一样,尽管隔着口罩,我还是尽力地把嘴咧大,朝着那小小车窗玻璃所倒影出来的另外一个自己微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孩提时的场景。

记忆中有一座模糊的门房,门房后面转道湾便是我们家以前的院子。院子谈不上有多么气派,但是红砖灰墙间却处处流露出精致与紧凑。一口井将院子分为南北两进院落。院子的正中央处是一个花坛,里面种着许多叫得上名字和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花坛边是三棵石榴树,每到9月份,石榴的果实便如同一个个火红的灯笼摇曳在枝头。小时候,我总是数着日子盼望这三棵石榴树的枝头变得粉红、橘红、直至通红、火红。现在想来,也许正是这红红火火的喜庆颜色才让人们喜欢在院子里供养它们吧。石榴初熟时是没有人去摘的,也许是因为内在水分储蓄不够,也有可能是经脉过硬不易采摘,抑或是想让这喜庆的芬芳在半空中多摇曳些日子。但一等到石榴熟得裂开了一条口子,露出它晶莹剔透的小牙齿,大人们才会允许孩子们去摘下那一个个早已熟透的、芬芳清香的红石榴。其实,对于那时年幼的我来说,不会在意石榴美好的寓意,只记得咬破石榴时粉红的石榴籽和汁水甜甜的味道。现在回想起来,那种香甜仿佛已经在记忆中发酵,愈发香甜,历久弥今。

家乡的小院是多彩的,小院里的生活是充满生气的。植物是,动物是,人更是。现在回忆起来,仿佛没有邻里矛盾,有的是互相帮助;没有因为鸡毛蒜皮的蝇头小利的争吵,有的是夏夜榕树下的闲谈欢笑。对,就是这样的一个个夏夜,老人们坐在榕树下的躺椅上,切着从井里捞出来的冰凉沙脆的西瓜,孩子们围着榕树跑着、跳着、闹着,不时传来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们担心的扯嗓“慢一点,又摔了吧,你等着我回去和妈妈告状!”大人们拿着蒲扇轻轻地驱赶蚊虫,一起话话家常。我便是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又一个的夏夜,丰富着我的童年,我的记忆。

今年回家,看到一位老租客正在和我的奶奶话家常。他的家不在这里,却是比我在小院住的时间还要长。

过年回家,回家过年。过年回家是一种信仰,点点照亮离家人思乡的每一夜。我们在这样的方式里一年年的变化,一年年成长,一年年地体会着相同的幸福和甜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