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惊崇明夏天的这个歌唱家,靠吃土在地 [复制链接]

1#

每年的夏天是知了生长繁殖的季节,它们成群结队或独自爬上枝头,为种群的繁衍欢快地高歌,寻找配偶。你是否有过这种疑惑——在听不到蝉鸣声的春天和冬天,这些歌唱家去哪儿了呢?

近日,一位崇明市民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还有小伙伴在树林中找到了两个形态相似、颜色却差别很大的“知了”。

那种浅颜色的知了壳,想必很多人都见到过。那么,黑一些的又是什么?这中间发生了什么?知了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

视频制作:哔哩哔哩UP主企鹅pen2

其实,蝉的一生很短,大部分蝉的生命只有两三年,而且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黑暗中度过的。蝉的若虫(幼虫)孵化后,立刻就躲进了土里。若虫要在土里“吃土”数年,才慢慢长大。蝉的低龄若虫又白又瘦,但很多人爱吃的“知了猴”是蝉的末龄若虫,长得黑黑壮壮的,美味可口。

白白瘦瘦的低龄若虫

黑黑壮壮的末龄若虫

最黑暗的时刻也是最接近光明的时刻。终于,若虫要破土而出了。土很硬,“吃土”数年却依然机智的若虫不会硬来,它们会选择土壤湿润软化的好时机,扒开土壤,爬到树干、叶片上,经几小时努力蜕皮,羽化成蝉。

到这里,它的使命才刚刚起步。由于幼虫蝉无法在地下交配,所以它们只是为了交配而钻出土壤、走出家门,毕竟宅着是找不到媳妇的。找到对的蝉后,剧情走向并非“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它们交尾产卵后便相继死去,真是个悲伤的故事……幸好还有卵,寄住在树枝内度过寒冷的冬天,又是一个生命的轮回。所以,短短两三个月内,蝉担负着打扮自己、寻找配偶、生下后代的重要使命。蝉鸣声为什么听起来那么着急?你是不是开始有点明白了?

此外,会叫唤的一般是雄蝉,雌蝉是“哑巴”。所以,为什么夏末秋初时蝉鸣声听起来那么凄凉、孤独?毕竟,临近生命终点还在叫的蝉,是大龄单身狗啊。“寒蝉凄切”,古人诚不我欺!

虽然一般的蝉寿命不过两三年,但是在美国,有一种特殊的蝉要穴居17年才能化羽而出,因此得名“17年蝉”。17年地下的煎熬,换来生命终结前最后一夏的欢唱,数十亿的蝉羽化而出,那是怎样一种壮观的场面!

最后,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国常见的几种蝉:

鸣鸣蝉

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地。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鸣鸣蝉就是寒蝉的一种。

硫磺蝉

有的个体翅膀呈黄色,有的泛绿,中国云南有分布。

薄翅蝉

分布于低海拔地区。

编辑:钟亮

交一个工作生活的帮手,开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条喜欢小岛的理由

美图、美文投稿请发送至邮箱:cmxwb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