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那只叫“柴刮刮”的鸟
夏天到了,老家开始忙碌,收麦子、种水稻。这几天,脑子里老是出现两个东西,一个是一首歌:《粉红色的回忆》,二是一种候鸟:叫“柴刮刮”。
在麦收稻长的时节,大小灌溉河渠里的芦苇也跟着疯长,里面的候鸟——柴刮刮就出现了。夏天的乡村,人居住地是知了的天下,而到了野外则是柴刮刮的天下了,远远就能听见“刮刮”的声音。
柴刮刮名字的由来,一是由于其居住环境,栖身于芦苇丛中。老家语境中,柴即芦苇,因为与“财”谐音,娶亲时候还会在新娘进家门口处,放上一捆柴,谓“走柴”,有着走财运的寓意。而“刮刮”二字,则是取自其叫声了。在乡村的诸多鸟类中,这种鸟是比较高调的,“刮刮”叫声沸腾着夏天。
到了六月心,也就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柴刮刮开始生蛋,也给了乡村孩童们多了个乐子——拿鸟蛋。三五玩伴,在大孩子带领下,背着大人向柴塘进军。因为下水有风险,下水取蛋一般多是大孩子,水到膝盖边,我等小的只有岸上看的份,顺便帮着拿鸟蛋。
柴刮刮窝织在三根芦苇间,内部是一个小小的圆窝,很坚韧,随风倒伏也不怕。大哥哥们拿鸟蛋颇为讲究,首先是拿到鸟蛋后,先放到水里看看,能飘起来的不要,那是已经开孵的鸟蛋,要放回原处,沉下去的正好;二是鸟蛋不可取尽,五六个取两三个;三是不可破坏鸟窝,更是底线的底线。
柴刮刮的蛋有好几种,有白中多斑点的,还有种淡蓝色的。虽然鸟蛋数量不少,但大哥哥们依然执行着三条规矩,若是看到了小屁孩拿鸟蛋端了鸟窝,或者扔掉开孵的鸟蛋,肯定要骂几句“小怂”或者“绝段子”,运气不好的还会被教训几下,最后拖着眼泪鼻涕回去。
也有令人揪心的时候。拿蛋的时候,赶着“柴刮刮”回来,它们会在旁边不停地叫,进行微不足道的反抗,这时候才得看见这种小巧的鸟儿。这种鸟虽多,外形似麻雀,非常小巧灵活,平常反而很少见到,捕捉到就更少了。据说,柴刮刮捕到也养不活,很倔,多会绝食而亡,这与家乡性格倒是挺像。也许,大哥哥们的规矩,就是对这种反抗的尊重。
无力的反抗,衬着的是孩童的满足。因为鸟多,蛋也多,一中午下来,我也能分到10来个蛋。待到傍晚回家,浑身晒黑了一层,远远看见父亲站在门口,心里非常忐忑,想着是不是把鸟蛋扔了,顺便编个谎话。可是到了面前,父亲就问:“鸟蛋呢?”怯生生掏出来,以为先上演鸡飞蛋打,然后上演竹笋炒肉丝,突然发现被原谅,让去玩了,如释重负。
待到晚饭,稀饭萝卜干,无甚平常。后来,母亲笑嘻嘻端出一个小碗,里面放着几个小蛋,他们也不吃,成了我专享。剥开小蛋,白嫩嫩,透着蛋黄。父亲会念叨一句,什么时候能享到儿子福啊,母亲多会回一句:“急什呢,肯定比你出息。”
秋天的时候,柴刮刮就走了,不知道去哪了,难道也南飞了?工作后,偶然想起柴刮刮,便在网络上检索了关键词,居然找到了信息。柴刮刮学名苇莺,还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更离谱的是,杜鹃也喜欢这类鸟,利用它们上演鸠占鹊巢戏码,颇为震撼。
现在回去,感觉柴刮刮明显少了。再想想,这种朴素的鸟儿生存也极为不易,对付各种天敌之余,弄不好还会养了只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