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抓知了大赛开启树下突然飘雨可能是知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断根治疗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小时新闻客户端

每年一到夏天,尤其是盛夏,路边公园里就能听到阵阵虫鸣。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年一度的抓知了“大赛”。

昨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了今年新增的亲子游戏抓知了,文中的杭州爸爸一口气就给娃们抓了只知了。

事实上,不仅杭州爸爸们在抓,杭州绿化部门每年夏天也要抓知了。

为什么要抓知了?

知了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卵、若虫、成虫。三个生长阶段活动依次从树上到树的根部,再回到树上,它的一生都依靠吸食植物的汁液生活。

发现知了的生活轨迹,就可以发现它对植物造成的危害。

知了的卵一般出现在植物当年新长出的嫩枝的枝干里,细细长长的、一粒一粒,和泰国香米极为相似;知了的第二个阶段——若虫,通常也叫知了猴,这个时候的它们生活在地底下,紧紧抱着植物的根系不撒手。饿了,就用口器刺破植物的根部,用力吸食植物根茎部位的汁液,累了就在土坑里躺着;知了猴经过“脱壳”,就成为正儿八经的知了了,这个阶段的它们最为常见,每年夏天就能看到它们坦坦地趴在树干上,扯着嗓子唱歌,等着遇到雌知了,然后开始新一轮的繁衍。

一只雌性知了在每根枝条上产卵高达多粒,每一只雌知了在其短短的一生中可产卵-粒。被刺破产卵的枝条会因为树皮破裂而导致水分、养分无法正常输送,进而枯死,枯死的枝条大多是当年新长出来的嫩枝或者开花枝,枯死的越多,植物开花的花量就会越少,直接影响开花效果和景观。而藏在树枝里的卵可存活长达10个月,并会在第二年6月中旬孵化为若虫,开始入土生活。

知了尤其爱好樱花树和柳树。它们会吸食树干汁液,造成树梢末端营养供给不足。夏季,树木最需要水分和营养的时候,知了过多,会造成树梢枯枝的现象,特别是8、9月份更为明显(关于杭州知了的前世今生戳这里)。

去年在东河公园,一棵樱花树上趴了50多只知了。

今天(7月16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跟随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一起去嘉绿苑公园抓知了。

刚来到公园,就能听到阵阵知了鸣叫,但是抬头找寻了一圈也没有看到知了的影子。

“今年杭州热得特别早,知了出来也早。”杭州绿化园林发展科副科长邢小明说,知了喜欢在树木顶部的嫩枝上产卵,“听声音,一棵树上三四十只有的,但是都在顶上,看不太到,也不太好抓。”

抓知了,工作人员用的是一个类似鱼竿的粘虫杆,找知了还是得靠肉眼,“有没有感受到头顶飘水,那就是知了‘撒尿’了。”

“看,那里有一只。”在一棵柳树的枝桠处,发现一只知了,工作人员站在池塘边,逐渐伸长粘虫杆,透过树叶丛,小心翼翼的粘到了知了。

杆子收回来,知了牢牢地粘在杆子上,抓下来的时候双翅还在扑腾。

在公园里,记者遇到一些正在纳凉的大伯,看到我们在抓知了也过来帮忙找,“眼神不好的,都找不到,太小了。”

大伯说,抓知了好的,保护绿化嘛,“以前年轻的时候也抓,现在没工具了。听到知了叫就知道夏天来了,要是没有知了,这干热的公园也少了一些乐趣。”

“这里有一只。”一位大伯在香樟树上发现了知了的身影。顺着大伯指的方向,果然发现一只知了,可惜的是知了位于的树桠较高,粘虫棒的顶部较软,操纵性略差,导致知了跑了,“可惜了,太高了。”

“现在的程度还好,知了只集中在顶冠部,躯干部的知了基本被抓完了。”邢小明告诉记者,刚进七月的时候有不少市民就开始抓知了了,“绿化部门是鼓励市民抓知了的,尤其是未发育完全的知了猴。知了大量产卵会导致嫩枝枯死,对于樱花等观赏性植物来说,有较大影响。如果有大量的知了同时在一棵树上产卵发育,也会导致树木营养流失枯死。”

“在我们西湖区,目前日常负责绿化养护的工作人员有几百人,但抓知了只是极小的工作。”邢小明说,工作人员在平常养护过程中,如果看到知了也会去抓一抓,如果有市民反映街边树上知了太吵,也会出动抓知了,“我们会要求工作人员及时清理枯枝,防止更多的知了孵化。当然我们也希望市民一起参与进来,一起维护城市绿化。”

还等什么?

大家一起动手吧!

(原题为《轮到大家出手了!一年一度抓知了大赛开启,树上突然飘下“雨”,那可能是知了在撒尿》。编辑张钟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