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又名知了。地方也有叫借落子。半翅目蝉科动物,分布于温带及热带地区,栖息于沙漠、草原和森林。
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每当蝉口渴,饥饿之际,总会用自己坚硬的口器插入树干一天到晚的吮吸汁液,把大量的营养与水分吸入自己的身体中,用来延长自己的寿命。蝉在未成熟之前在土里成长,后慢慢掏洞爬于树干上,如发现有稀泥的盗土洞里必有幼蝉,蝉是在夜间趴在树干上脱壳,脱完壳就有了翅膀了。就此习性,我们全可将这小家伙划入害虫的行列。
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震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
古人一直视蝉为神虫,最初产于树上的蝉卵落入土中后变为幼虫,幼虫在地下土中可活二至十数年以上,经多次蜕壳再生(蝉蜕),最终破土而出,羽化成蝉。在古人看来,蝉缓慢的地下生长、体能储存直至最终蜕变新生的过程,象征着复活与永生,符合人们追求永生及来世再生的愿望。而蜕变羽化,饮露而食,也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此外,蝉又称“知了”,亦寓意知足常乐,并有先知先觉的含义。蝉的品行被达官贵人视为楷模,文人墨客们更是借咏蝉来抒发高洁的情怀。
玉蝉经过史前文化期以来数千年的继承演变,人们赋予它越来越多的社会人文内容和伦理观念,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
一鸣惊人是玉蝉的寓意之一。蝉这种生物是需要孕育4-5年的时间才能破土而出,长出翅膀,这是个十分艰辛的过程,但最终都能蜕变成功,翱翔天地。蛰伏数年,一朝放声,响彻天地。所以佩戴玉蝉吊坠,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事业上都有一鸣惊人、一夜成名的美好寓意。
蝉又名知了,有着知世事万物的寓意,所以对于读书人而言,最适合佩戴一枚玉蝉吊坠,能对所学所闻一点就通,一听便会。即问之学,知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