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当下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孩子们接触到的内容越来越多,但这些内容有时不仅筛选的一股脑儿涌进孩子的童年世界,可能对孩子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十个孩子八个“滑”,面对幼儿园里的“小大人”,老师表示很无奈
闺蜜是当地幼儿园的一名教师,据闺蜜说,目前的小孩子因为网络信息影响,导致每个孩子都一副“小大人”模样,说话“油腔滑调”,不尊重老师,拿同学取乐子是常有的事。
很多家长甚至觉得这是孩子“成熟化”的表现,说明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成熟度快人一步。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在闺蜜看来,其实很多孩子的“过度成熟”意味着没礼貌、小大人模样的油腔滑调,反而掩盖了孩子的天真无邪,让这个幼儿群体的本质变了味儿!
儿童成人化问题正在加剧,孩子出现光怪陆离现象和稀奇古怪的想法
抽旱烟:网络视频里我们看到4-5岁孩子学习爷爷抽旱烟,有模有样,翘脚双手夹烟俨然一个老烟枪,网友一拥而上的起哄。
追求性感造型:有些儿童甚至梦想就是当网红,穿着亮片衣、低胸、大卷头发、浓妆艳抹,涂指甲、走秀。
演绎成人情感:还有一些电视、影视为博得大众的眼球和吸引力,由长着稚嫩孩童的脸演绎着成人的世界,孩童的纯真可爱的世界被打破,孩子的天真被蒙上了功利的色彩。
生活方式的成人化:拿着ipad,眼睛寸步不离,熬夜成了小夜猫子,过着和成人一样的生活。
思维世俗成人化:老师,我让我家的司机来接你,老师我送一个LV包包当礼物。
媒体环境将儿童打造成人化:目前儿童所接触的外在媒体环境也过早成人化,比如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里添加成人元素,一些儿童选秀节目更是存在用成人的语言包装儿童。
孩子种种行为大家觉得还是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该有的童真、快乐、简单了吗?是变得更懂事了?生活更丰富了?孩子更懂得处理社会关系?孩子更成熟的融合这个时代?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孩子更有审美,更懂得触摸时尚?
儿童成人化的危害,很多家长没看破,长此以往害得是自家娃
▲身体上的危害,精气受损
现在的孩子普遍体质弱,这是为什么呢?现在孩子都爱玩手机、电脑、晚上睡觉很晚,久坐伤肾,孩子的精气神受损,小孩子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成人化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损伤。同时,对孩子的神经系统也造成损害。
▲成人化的装扮,使得孩子性早熟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亚.威特金曾批评儿童装扮成人化问题,他认为成人化的装扮会引起孩子的性早熟。
▲儿童成人化,泯灭孩子的童真
童真是这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童真本该是什么模样?如今呢?可能很多孩子没有体会过,没有感受过,曾经的童真早已泯灭。
关于童真的回忆:
→是人的生命阶段生命的底色,是快乐幸福的记忆
→是一颗颗纯真清澈的眼睛。
→是小时候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是在编花篮、打口袋、跳皮筋、木头人、跳房子、弹溜溜最简单的童趣里
→是孩子洋溢在心里、脸上最真实的快乐
→是池塘边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的夏天
→是迪士尼乐园里的尖叫声、是森林里的糖果屋
→是甜甜的冰激凌,是五颜六色的花朵。
童真太美好了,可是成人的世界似乎也忘记了某种纯真的美好,遗忘了童年的味道和生命的底色,会让孩子的童年失去意义。给孩子保留一份童真,这可能是父母能带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孩子成人化会对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影响
孩子天生一张白纸,他们需要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年龄阶段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去认知这个世界,去与这个世界相处。
不要过早的把成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迁移到孩子的世界里。比如一个包怎么样体现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一台车又彰显了什么?
过早让孩子去触摸有些成人世界的思维,对孩子来说是件错误的事情。导致孩子的世界观产生了畸形,变得攀比、虚荣。
而那些难能可贵的勤劳、勇敢、热心、坚持、善良等等,也被成人化的心理所淹没。
▲儿童成人化,让孩子不能踏实的学习,使孩子的修养降低
所有的成长和伟大,都如同中药和老火汤,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所有的成长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举个例子:
比如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学那么多将来有什么用?能否直接转化成金钱。家长会想,学习自然有什么用?学习语文有什么用?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学习音乐有什么用?都是这种功利的角度看世界,都想用嘴简单直接的方式应付世界,用的衡量标准是金钱,那么导致孩子什么都不想学习。使孩子的修养降低。
另一类父母,又是功利化,给孩子使劲报班,而不是让孩子抛掉一切杂念,什么有用没用,安心安静的去找到每个学科的学习乐趣。
儿童成人化的原因,除了互联网的影响,和家长的可以放纵脱不了干系
其一,缺乏父母正确的引导,家长比较忙,孩子这一阶段的学习力很强、模仿力很强。
其二,互联网应用、影视剧、动画片、流行音乐等多方面都充斥着儿童的视野和眼球,充斥着他们的思维和理解。有很多催熟的功能。
其三,性感文化。西方文化的充斥,很多服装展上对孩子的服装展示灌输、传递了性感文化,让孩子更早的成熟。
面对儿童成人化趋势的“愈演愈烈”,制止引导提高家长悟性,尤为关键
针对儿童“成人化”的问题,我国著名教育专家、蒙特梭利创始人孙瑞雪指出虽然孩子的模仿心理天生就有,但儿童“成人化”多数责任还是在于父母。因此,制止引导提高家长悟性,尤为关键。
一:作为家长要加强认知
首先,儿童成长是孩子通过和社会的交流,获得语言、思维、情感能力,使他们掌握生存、社会能力。但儿童成长并非一个拔苗助长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
家长没必要把自己的世俗世界观和价值观传递给孩子,造成孩子有和这个年龄不符的思想和行为。
其次,家长树立自己的行为,避免扭曲的成人化传递给孩子。家庭是社会的起点,是最小的组织单位,所以家庭必须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净化媒体环境
媒体要从孩子的世界和了解孩子的年龄阶段为他们量身定做打造健康的环境。同时,限制孩子接触电子媒体,包括时间、监督内容,如果存在价值观的问题,需要家长及时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以免孩子被媒体带入。基尔伯恩说,儿童电视的原则应该是“娱乐至上”,而不是“教化第一”。
三:创造和同辈群体在一起的条件
家庭和学校需要制造和孩子交往的机会,儿童只有和儿童在一起才能像儿童一样去生活和思考,才能使他们免的成人化冲击,保护一片纯正的童心。
四:重视亲子阅读
孩子应该被社会鼓励多看书。选择优质的幼儿绘本,选择更适合家长和儿童一起阅读的书籍,提高亲子关系的同时,让孩子在书中找伙伴。
五:对性感文化说“不”
不要给孩子穿一些性感服饰、打扮一些性感妆容。孩子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审美,孩子要保持天真。
小编总结: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