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如果一棵大树杵在那里,它的作用只为了给人提供阴凉,那它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相信这几天,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写完这一单元的作文了,看评论就发现,写地球的比较多,这也从侧面说明,大部分同学,都比较听话。听老师的话是品学兼优的良好表现之一。当然,这一单元提供了四个题目,除了地球以外,两外三项都相对难写一些,尤其是最后一个题目《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这个题目,单单看要求,很多人可能会出圈甚至跑题,因为,这个作文虽说是个故事,但前提是你要是这个故事的主角,而且还是变形之后的主角。我突然想起来前几天说的,打算写一个榆木疙瘩的故事,现在刚刚抽出了点时间,就写写试试吧。这个故事,当作是我的作业。正文:一座不知名的小城,一条不知名的小路,有这样四个存在:一棵大树,一个路灯,一片地砖,一个垃圾桶。这就是这个故事的背景。我是那棵大树,至于是什么树,我其实不太想说,因为有些难以启齿,也因为我的这个身份,我在小伙伴中间,显得格格不入。以至于经常受到他们的冷眼和排挤。每到夜晚,等路灯“醒来”,他就开始抱怨了,:“老榆树,你说你长这么些枝枝丫丫干吗?歪歪扭扭的,一点作用不起,还老是遮挡我的光彩照人。”我自然是不服气的:“我长这么多枝叶,是为了给人类遮荫避暑。这可不是我胡吹,小学生的作文中,都是这么写的。”“就你,还遮荫?你活了多少年了,有几个人在你的树底下遮荫?现代社会,都有空调电扇,谁会在大树下乘凉?尤其是这个车流如梭的马路上?”路灯不耐烦地晃了晃身子,企图躲开大树的阴影,继续说,“挡雨就更不可能了,尤其是雷雨天气,在大树下躲避纯粹就是找死。”路灯越说越气愤,他一闪一闪的,明显有些喘不过气来。“就是就是。”一群地砖随声附和着。“看看,我,还有地砖,哪个路过的人不需要我们?而你呢,尽找麻烦。你说你一棵榆树,长得不提拔也就算了,还长得非常慢,而且特别爱生虫子。即使是生虫子,对你好像还没啥影响,可是我们就惨了。看看,我们都被污染了。”“就是就是。”地砖接着附和。“尤其是你的榆钱,你也太能生了,你怎么不计划生育呢?你看看,落得满地都是,给环卫工人带来了多少麻烦?”地砖随着车辆的经过,开始晃动起来,地砖明显地侧了侧身,想把自己旁边缝隙里的榆钱挤出去,可是没有做到。“你还不如一只垃圾桶。”路灯已经出离愤怒了。旁边的垃圾桶张了张嘴,没有说话,从里面滚出一个饮料瓶来,光哩咣当地滚出好远。“就算是饮料瓶,还能当废品卖。”垃圾桶总算找到了说辞,这么一说,明显自己和路灯以及地砖的关系拉近了。这下子,作为老榆树的我,就彻底被孤立了。“让他滚,把他砍掉。”地砖开始起哄。“知了!”一只蝉被惊到了,落荒而逃,看起来,好像连他都不愿意和老榆树为伍了。过了几天,许多人过来围着老榆树指指点点,之后直接动手,真的把树砍倒了。工人挖了一个大坑,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树根挖出来。“你说,不挖吧,影响地表,挖出来吧,还真是费劲。你说挖出来有什么用,这就是一个榆木疙瘩。”一个工人说。路面上很安静,因为白天,路灯还没有醒。如果是晚上的话,这个路灯肯定会笑起来。(未完待续)写在最后:写这个故事,其实是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以前很多小品或者相声,都爱提及一个词,就是“反转”,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一个好的结尾,可以让这篇作文显得正能量一些,或者说,大家想想办法,拯救一下这个榆木疙瘩,让他有个好的归宿呢?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有出其不意的奇思妙想,欢迎留言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